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959|评论: 17

[原创·贴图] 太蓬山雕塑讲神话故事之十八罗汉的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9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罗汉,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最早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意译上有三层解释:一说可以帮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烦恼;二说可以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三说可以帮人达到涅槃境界,不再受轮回之苦。即杀贼、应供、无生,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修行圆满又具有引导众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相传罗汉本为佛教小乘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在佛祖释迦牟尼的规劝和鼓励下,所有罗汉们纷纷回小向大,“往世不涅”,帮助维护大乘佛教,于是在大乘佛教里罗汉们也有了他们新的地位和作为。
      在中国寺院中常供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 “十八”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数量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佛教中也有许多“十八”,如“《十八部论》”、“十八界”、“十八变”、“十八层地狱”等,“十六罗汉”变为“十八罗汉”显然与这种“十八”情结有关。在唐代《法住记》载,谓佛陀临涅盘时,嘱付十六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故佛寺丛林里常雕塑罗汉像,供养者众。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乃世人于宋代于十六罗汉外另加降龙、伏虎二罗汉。有的则加入达摩多罗和布袋和尚,西藏地区则加入了摩耶夫人和弥勒。而五百罗汉,通常是指佛陀在世时常随教化的大比丘众五百阿罗汉,或佛陀涅盘后,结集佛教经典的五百阿罗汉。
      十八罗汉的形象是后来的艺术家凭着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原本没有定型的形象。现存最早的十六罗汉雕像在杭州烟霞洞,是吴越王的妻弟发愿所造。
      到清代乾隆年间,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认为第十七位罗汉应是降龙罗汉即迦叶尊者,第十八位应是伏虎罗汉,即弥勒尊者。皇帝钦定,自此十八罗汉就以御封为准了。藏传佛教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是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第十八位是弥勒。十八罗汉取代十六罗汉后,影响越来越大。十八罗汉的石窟雕像不多,但在寺庙中则比较常见,一般塑在大雄宝殿中,作为释佛或“竖三世佛”的环卫存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9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114655qdzrhwasc3hd33w3.jpg
戍博迦尊者——开心罗汉
      开心见佛、各显神通 相互比莫、佛力无穷
      戍博迦尊者,盛言即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来长安的善无畏尊者;他是中天竺国王之太子,国王立他为储君,他的弟因而作乱,他立即对弟弟说:“你来做皇帝,我去出家。”他的弟弟不信,他说:“我的心中只有佛,你不信,看看吧!”
      说也奇怪,他打开衣服,弟弟看见他的心中果然有一佛,因此才相信他,不再作乱。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9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9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114535bmrr2ydgjz183evr.jpg

跋陀罗尊者——过江罗汉
       身负经卷、东渡传经 跋山涉水、普渡众生
       跋陀罗三字,意译是贤,但这位罗汉取名跋陀罗,是另有原因。原来印度有一种稀有的树木,名叫跋陀罗。他的母亲怀孕临盆,是在跋陀罗树下产下他的,因此就为他取名跋陀罗,并将他送去寺门出家。相传东印度群岛的佛教,最初是由钹陀罗传去的。他由印度乘船到东印度群岛中的爪哇岛去传播佛法,因此称之为过江罗汉。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9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待续......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2-29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个不研究
发表于 2016-12-29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发表于 2016-12-29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112308jdfnhtj1thj1fhho.jpg

因揭陀尊者——布袋罗汉
      无量寿佛、乾坤宝袋 欢喜如意、其乐陶陶
      因揭陀相传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捉蛇是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后拔去其毒牙而放生于深山,因发善心而修成正果。他的布袋原是载蛇的袋。
      有人认为布袋罗汉是公元九0七年五代梁朝时的布袋和尚,但是布袋和尚于贞明三年(公元九一七年)在岳林寺磐石上说佛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他便失踪了。由此可见布袋罗汉是布袋罗汉,布袋和尚则是弥勒菩萨显灵。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113340c7amzc8iruzu66yi.jpg


罗怙罗尊者——沉思罗汉

      佛祖十大弟子之一。
      沉思罗汉那尊塑像俗称沉思罗汉,他的特征面相丰腴、蚕眉弯曲、秀目圆睁、敦厚凝重的风姿之中带有逸秀潇洒的气韵。
      罗怙罗多是印度一种星宿的名字。 古印度认为日食月宜是由一颗能蔽日月的星所造成。这位罗汉是在月食之时出世,故取名罗怙罗多,即以该蔽日月之星命名。
      沉思罗汉沉思瞑想,在沉思中悟通一切趋凡脱俗。在沉思中能知人所不知,在行功时能行人所不能行。 他的沉思,就是获取智慧与行动。以【密行】修为著名。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090530c5r8hajjp8jw5lpw.jpg
迦理迦尊者——骑象罗汉
      骑象轩昂、颂经朗朗心怀众生、目及四方
      象的梵文名迦理,迦理迦即骑象人之意。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
      迦理迦本是一位驯象师,出家修行而成正果,故名骑象罗汉。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090657ge3zecrmymuuuyty.jpg
诺迦跋哩陀尊者——举钵罗汉
      诺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缘和尚。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迦诺迦伐厘情阇尊者,是一位慈悲平等托钵化缘的行者。藉托钵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众生。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090930zroz36vnomfdl3m5.jpg


那迦犀那尊者——挖耳罗汉

      闲逸自得、怡神通窍 横生妙趣、意味盎然
      那迦译作中文名龙,犀那译为军,那迦犀那即龙的军队的意思,比喻法力强大,有如龙的军队。这位罗汉住在印度半度坡山上。他也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而名闻印度。
      所谓耳根,是由於醒觉而生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六种根源之一。
      所谓六根清净,耳根清净是其中之一。佛教中除不听各种淫邪声音之外,更不可听别人的秘密。
      因他论耳根最到家,故取挖耳之形,以示耳根清净。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091509a8mpz85b8cob8lee.jpg
迦诺迦代蹉尊者——欢喜罗汉
      妖魔除尽、玉宇澄清 扬手欢庆、心花怒放
      迦诺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论师之一。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有人问他甚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又有人问他:“何谓之高庆?”他说:“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高庆。例如诚如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他在演说及辩论时,常带笑容,又因论喜庆而名闻遐迩,故名喜庆罗汉,或欢喜罗汉。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092821sfd9f1c9qlc5u73u.jpg
阿氏多尊者——长眉罗汉
      得道高僧 通察大千,心领神会
      阿氏多是梵文无比端正的音译。这位罗汉的特征,是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原来他前世也是一位和尚,因为修行到老,眉毛都脱落了,脱剃两条长眉毛,仍然修不成正果,死後再转世为人。
      他出世後,有人对他的父亲说道: “佛祖释迦牟尼也有两条长眉,你的儿子有长眉,是佛相。”因此他的父亲就送他入寺门出家,终於修成正果。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093115vdbx83b111d331p9.jpg
伐那婆斯尊者——芭蕉罗汉
      悠闲隐逸、傲视太虚 仙风道骨、超脱凡尘
      伐那婆期梵文为雨的意思。相传他出生时,雨下得正大,後图中的芭蕉树正被大雨打得沙沙作响,他的父亲因此为他取名为雨。
      他出家後修成罗汉果,又相传他喜在芭蕉下修行,故名芭蕉罗汉。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094102m2e2euisirffcekm.jpg

伐阇罗弗多罗尊者——笑狮罗汉
      是佛教十八罗汉的第八位,为梵语Vajraputra 的音译。

      他与自眷属一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于钵剌拏洲。六种阿罗汉之五为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

      他身体魁梧健壮,仪容庄严凛然。据说,由于他往生从不杀生,广绩善缘,故此一生无病无痛,而且有五种不死的福力。故又称他为“金刚子”,深受人们的赞美,尊敬。

      虽然他有如此神通,但勤修如故,常常静坐终日,端然不动。而且能言善辩,博学强记,通晓经书,能畅说妙法 ; 但他难得说法,往往终日不语。他的师兄弟阿难诧异地问他:“尊者,你为何不开一次方便之门,畅说妙法呢 ?”尊者答到:“话说多了,不一定受人欢迎;尽管你句句值千金,却往往会令人反感。我在寂静中可得法乐,希望大家也能如此。”

      尊者经常将小狮子带在身边,所以世人称他为“笑狮罗汉”。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