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36|评论: 0

[百家争鸣] 【荐文】传统戏PK新创戏,谁更受欢迎(图)(山西晚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9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统戏PK新创戏,谁更受欢迎(图)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u=1206088907,3569900836&fm=21&gp=0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 (2)_副本.jpg
漫画牛力

看戏剧“变脸”(二)


电视剧《甄嬛传》拍成戏剧,有人喜欢有人吐槽。不过如今的戏台上,早就不是传统剧目独霸天下了,现代新创的剧目也占了半壁江山。而这些戏剧和流播千载的传统戏相比,有人喜欢传统戏的韵味,有人喜欢新创剧的时代感。究竟什么样的戏剧更深入人心?看看这些资深票友们怎么说。他们虽然年龄有大有小,职业各不相同,但是对于戏剧的热爱,是一样的。


1 原汁原味的传统戏就挺好


《甄嬛传》还好,毕竟是古装扮相,一些表现民国时期、现代生活的戏剧的扮相,戏迷们好像不太接受。


大庆无锡(公务员,35岁):听到《甄嬛传》拍成了越剧,真让人高兴。因为我喜欢《甄嬛传》,更喜欢戏剧,二者可以结合起来,大快人心啊!我喜欢新创戏剧的原因很多,比如更注重人物的塑造;大多数为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风起云涌的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联系紧密;服装更多样,舞美更漂亮,舞台设计也会采用很多高新技术。老实说,现在再看那种“四个人千军万马的传统戏”,总觉得气势太小。


人到40(教师,41岁):然而,戏剧就要有戏剧的韵味,你不觉得戏剧的化妆加上以现在审美做出来的服饰和发型看着怪怪的吗?


大庆无锡:你的意思就是认为传统戏的扮相好,不错,传统扮相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但也有一定局限啊,比如说要演革命年代的戏,你能想象“杨子荣”头戴翎尾背上插旗吗?


珂珂(硕士在读,25岁):那感觉当然不对,所以新创的现代戏对我来说不是喜欢和不喜欢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接受的问题,感觉完全不对劲儿。


扼腕(自由职业者,29岁):我喜欢传统戏,比较有韵味。不过现代戏出来了,我还是乐意接受的,谁让我喜欢戏剧呢。就像是我喜欢吃面,打卤面炸酱面一样喜欢。


楼兰听越(学生,23岁):没立场,看戏当然是传统戏了,那种美的感觉,尤其是那水袖,还有花旦的步法,都是功夫,好多新创的戏,现代服装一穿,起码把戏剧一半的东西都丢了。


越情尹韵玉君子(剧团成员,52岁):


对,我也坚决挺传统戏!戏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只有传统戏才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思想,以及中国古典人文的内涵、神韵。这些内涵是由中国传统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熏陶出来的,不是只有咿咿呀呀的唱腔。


戏剧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其实是对整个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那种意境美、神韵美是现在无法模仿的,而现在新创戏中的那种现实感是让人无法回避的。所以还是好好的将传统剧目原模原样地保存着就好,别让戏剧艺术变味!


吕梁路(公务员,42岁):就算从舞台上看,有些新创的戏剧拍摄的是民国,或者是现在这个年代的一些故事,对演员来说对年龄的要求比较高,它的化妆不足以弥补年纪大的演员的缺陷。而传统戏就不同了,以越剧名角王文娟老师为例,她在70岁高龄时饰演的孟丽君通过化妆还显得很年轻,但如果再以那个年纪去演孟丽君的同龄现代人的话,恐怕再高超的化妆技术及演技也是勉为其难的。所以我还是喜欢传统戏,它可以使演员的艺术生命长久一些。


琉璃梦(自由职业者,31岁):戏剧也要讲究辩证法,传统戏剧水袖翻飞自然很美,但尝试用戏剧表现现代人和现实生活也应该有它特定的意义。当然,既然是戏剧,现代戏也应该讲究些写意,也应该恰到好处地运用手眼身法步,而不应照搬生活,优秀的现代戏一样好看。这方面,《家》这样受到观众普遍欢迎的剧目可以作为现代戏成功的典范。而且希望新创戏能更好地加工磨合一下,排练演出时间更长一些,不要很快地排出来,演一段时间就退出舞台了,这样出不来精品,看看人家传统戏,哪一部不是千锤百炼出来,才能成为经典的。


2 文化速食时代,没耐心看传统戏剧


传统戏剧温婉含蓄,却不被更多的人接受。这是一个文化速食的时代,无法满足受众胃口的剧目被弃置一旁,也许现代戏剧能够弥补这一缺憾。


筱薇(学生,24岁):我觉得吧,《甄嬛传》这种剧目排成戏剧,看起来会比较容易,因为建立在已经了解剧情和人物心理的基础上,看上去更像是赏析,还可以学习一下戏剧的表达方式和手法。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从理解剧情的角度上来看,还是现代戏剧更受人欢迎,因为一些传统戏剧如果不太了解故事情节,对当时的文化背景不是特别熟悉,有时候其实看不懂,尤其是地方戏,加进去很多方言,听起来确实很困难。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戏剧对于戏剧的推广,对于大众的接受来说,还是有很大贡献的。


双子(金融从业者,37岁):对,我也觉得传统剧目适合失意落魄者或有故事的人听,唯有这两类人方能静下心听传统剧目,取得共鸣。但是更多的人,对于传统戏剧来说,是没有什么共鸣的。而喜不喜欢,很多时候是有没有走心或者有没有共鸣的问题。


蓝衣(公司文员,29岁):但传统剧目,也是无限魅力,否则早就被人扔到一边了。值得关注的是,喜欢传统剧目的还是年纪大的人居多,吸引年轻观众或者小孩子,还是新创的现代剧的作用大一些。有一次雨夜里,无意间听到《牡丹亭》。至今记得一句是:梦回莺转,乱煞光年遍。觉得这句唱词好美,就拿去和朋友一起分享,谁知道有感觉的人很少很少,大部分说不如现在的流行歌歌词写得好。沮丧之外,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可能对于受众要求来说,欣赏传统戏对个人的文化素养要求要更高一些。


文梦(戏剧学院教师,37岁):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传统戏剧越来越得不到群众的认可,越来越远离我们的视线呢?我想,这首先是传统戏剧艺术的表现形式与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背离了,观赏者无法得到切身体会和亲切感;其二,是戏剧所表现的内容、形式以及思想相对于当代人的思想、生活存在强烈的反差,使得艺术形式无法跟上观众心理的发展。


现代社会是个快节奏的时代,一切都讲究效率。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突飞猛进的生活,人们工作、学习、甚至于休息都无可奈何地要按照机械齿轮运转方式全速运行着。不是大众不理解高深的艺术,而是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耐心去理解。现代的快节奏生活需要快速消化的文化产品,越是直接,越能反映当代人心声的,越容易被人们快速接受,这是我认为现代戏剧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原因。


3 传统戏、新创剧,都缺一只推广的手


艺术永不过时,只是需要一只将它推进大众视线的手。也许现代戏剧就是这只手,能够保留戏剧精华。


成纪汉子(私营业主,48岁):不管《甄嬛传》排成戏剧好不好,我都挺。原因很简单,它能让戏剧回到大众的视线内,从而更多地把这种艺术发扬光大。大家可能都发现了,大多数年轻人喜欢听歌曲,要么就是关注现在漫天的电视剧、电影,还有网络上的各种东西也很受欢迎,不像以前,只能听听收音机。现在的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文艺方面的精华了解得太少了,愿意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就更是没有,都是看重眼前的、暂时的快乐、以自我为中心的娱乐。这样下去,戏剧这种文艺形式岂不是要消失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创的戏剧剧目越来越多地走上舞台。


天缘(博士在读,29岁):真正的艺术永不过时,只是缺少了一只将它推到大众面前的手。要说戏剧艺术会过时,我不相信。但是为什么喜欢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不多呢?一方面是现在外来的音乐形式对年轻人冲击很大,再有就是戏曲本身的历史感很强,大多数年轻人的阅历和积累不够,暂时欣赏不了是可以理解的。举个例子,就拿我本人来说吧。我是从小听着京剧长大的,一直对京剧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当我8岁听到流行歌曲的时候就很快喜欢上了,原因就是流行歌曲很简单,很容易上口和传唱。但是当我到20岁的时候,随着对声乐的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高,渐渐又对京剧产生了兴趣。从简单的理解到后来的痴迷,这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当然我并不排斥任何的音乐形式,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从这一点出发,我赞成成纪汉子的说法,很多时候,并不是戏剧本身不再吸引人,而是很多人少了接触他们的渠道,也就少了喜欢上的过程。


梆梆(自由职业者,34岁):可能有的人会说,不喜欢戏剧是因为节奏太慢。但是你要明白,先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节奏慢、乐器不现代这些都不是戏剧的根本问题,节奏再慢,爱听的还是爱听,不论老少,好听和快慢无关,乐器非现代化就更不是问题了,现代化的乐器大多都是西洋乐器,钢琴、提琴或打击乐,但这些无非也是人家的民族乐器嘛。我认为问题在于,我们的戏剧没有形成产业,更没有市场化运作,也没有向国外大力度推广发展,反而让国外的艺术捷足先登罢了。因此,好像是所有国外的都是流行的,所有民族的艺术都是传统的、不时尚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的戏曲包括我们家乡的河北梆子,就暂时走入了低谷。所以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让戏剧吸引更多人的注意,而不管它是传统戏,还是新创的剧目。


本报记者 康少琼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