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01|评论: 2

[四川发展] 雅茶人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得好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30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雅茶人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得好报
105944hni0mmxiuu041iiz.jpg
中国人素以文章为名山事业。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而文章之创作流传离不开中国雅茶文化业。雅茶文化作为中国茶文化传播知识、记载历史、传承文化、引导社会、促进文明的重要载体,其于“三不朽”之贯彻,具有独特优势——立德、立功,欲其垂范后世,必经立言。中国雅茶文化产业天然即占据其一可不朽之地位,我国古代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把“立德”、“立功”、“立言”称为三不朽,认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这在《左转·襄公二十四年》里有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110002khn4714z53obnkb3.jpg

根据网络资料,这“三立”可以简单理解为:“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对于“三立”,网络上还有资料:立德、立功、立言,谓之“三不朽”,语出《左传》。《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春秋时鲁国的叔孙豹与晋国的范宣子曾就何为“死而不朽”展开讨论。范宣子认为,他的祖先从虞、夏、商、周以来世代为贵族,家世显赫,香火不绝,这就是“不朽”。叔孙豹则不以为然,他认为这只能叫作“世禄”而非“不朽”,真正的不朽乃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唐人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德、功、言三者分别做了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后人对“三不朽”的通俗解读,“立德”一般指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指为国为民建立事功业绩,而“立言”则指思考真理,把真知灼见形诸语言文字,著书立说,传于后世。

110020wz9m1jnolrispmsn.jpg

“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是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在今天也并不过时。“立德”是指做人,“立功”是指做事,“立言”是做学问。首先,你要做一个有德的人,做一个好人。其次,你若有能力,可以建功立业。统一国家、振兴民族是立功,投身教育、服务人民是立功,一般人说的挣大钱、做大官,也可以归于“立功”的范畴。第三,如果你还拥有一颗伟大的头脑,你就可以著书立说,藏之名山,流传后世,永垂不朽。人人都想“三不朽”,希望人人都“三不朽”。但天之生材不齐,自然并非人人都有条件立言和立功,而立德、做个好人,是人人都可以努力做到的。所以说,在人生当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是最重要的,那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人生价值,然后再做事业、做学问。无才无德不可怕,怕的是有才无德。

110036pj6k76a6or5je7ff.jpg

对于“三立”,我的理解是:立德,是做人,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立功,是做事,做好事,包括平凡的小事和不平凡的大事,做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事,建功立业;与此同时,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做到一生无怨无悔;立言,是做文,这个文的含义是语文,包括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两种形式,也就是说话和写文章。由词到句、到段、到篇,再到一本完整的书。当然,这口头表达的语言和书面文章,都是道德高尚的人,对于道德的论述、学习和认识以及他本人一生对于道德的实践和建功立业的体会与总结。因此,这样的一段话、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对于后人的人生实践,都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与意义的,甚至是后人的人生指南或宝典。这“立德、立功、立业”三条,说来容易做来难。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这“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大圣人,孔老夫子,一生述而不作。他是整理别人的东西留传于后世,他自己没有东西留下来。

110054lebri8rr860x0g6y.jpg

玄奘大师在佛教里贡献很大。他老人家一生跟孔老夫子一样也是述而不作。玄奘大师一生从事于翻译工作,他没东西留下来。还有人认为,世尊佛祖也是述而不作。佛祖悟道成佛之后,把不生不灭的佛法再次传授给芸芸众生。至此,加深和强化了我对文字的敬畏,对有意义和价值的文章与书籍的敬畏。这敬畏里边,自然包括了对这些文章和书籍的著作者的敬畏。不仅如此。这样的敬畏对于我自己提笔写点东西时,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我不敢轻易下笔。我一介书生,一个草木之人,自然知道自己一身,连骨头带毛能有几两重,对于“三不朽”的任何一条,都不敢心存任何一丝奢望。我只是想:我写下的东西,能有一点价值吗?有没有写下来的必要?会不会对于这个社会的有限资源和别人宝贵时间的浪费?可是,我这一世,读书和教书,总是和文字打交道,有时候免不了手痒痒地想写点东西。虽然我也知道,我不是一个写文章的好手,写不好文章。虽然读过一些书,也做过一些文,教过几十年的书,但我不配“知识分子”的称号。我呀,这一辈子,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个“读书人”了。这在过去,也就是一个秀才了。其实,以前的秀才,据说也都是具有真才实学的。我知道我是一个极为普通的草民,人微言轻,说的话与写的字,是绝没有分量的。所以,提笔之后,也只是记录自己的一些事,或写下自身的一些感受。期间,也免不了对别人的一些文章,说三道四,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但愿我写下的一些文字,对己对人都能有一些参考与借鉴。能如此,才能使我心安与知足矣。

110113chxprrjd7ho8rkrr.jpg

110138g5pqbdzpzv2oqgpf.jpg

我读初一时,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涉及到名人时,有过大概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可能因为说一句话而出名,可能因为写一篇文章而出名,也可能因为写一本书而功成名就,当然有些人也会因为所做的一件事或几件事而成名,这些人成名以后,慢慢地就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这权威性使众人对他们产生出一定的佩服和敬佩,甚至敬畏与膜拜。引用名人们的一些言行,无论是在文章中,还是在与人谈话,尤其是与人辩论时,就具有很大的说服力,从而使对方完全折服,心服口服,老师的话很有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谈起别人的一些言行时,有时赞成或佩服地五体投地,而有时又不赞成,甚至完全反对,在这不赞成或反对时,往往就会发问:这话是谁说的?这事是谁干的?怎么能这么干?当赞成的一方说出这话是谁说的,或者这事是谁干的,而这说话者或干事的人有一点威信威望时,反对的一方就很容易认输,从而接受对方的观点,比如一个不撒谎的人说的话,就能叫大家相信,而一个撒谎的人,就不能叫大家相信他的话。

110157grho8dp8qioqim8r.jpg

十年前,在网络的善意诱惑下,我终于开起了我的博客,从此我在网络上有了一个和朋友们交流的平台,在博客里,我发现了不少的高人和才子,而有些才子简直是才华横溢,和这些博友们的交流中,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我还发现,有的博友删掉了自己的一些博文,说他的博文里有一些错讹之处,可能误导了大家,并为此向广大博友们致歉,这样的博友令我敬佩不已,在我的博客里我收藏了博友们的一些好文章,也转载了博友的一些好文章,以供自己和博友们阅读浏览,同时我也写了一些文章和博友们交流,也和一些有缘的人交流,像我这样的草根文人,不追求点击量,只求互相交流与学习,也就足矣。如果说我不向往“三不朽”,这话听起来有点假,也完全抹杀了我的人生志向。可现实是,我可能这一辈子真的做不到这“三不朽”了。不过,“立德、立功、立言”这“三立”,我是不敢忘记的。而且,我会努力立德----做一个好人,绝不做坏人;立功----做好事,不做坏事,把事做好,做好自己本分内的事;立言----说好话和真话,不说假话和坏话,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三不朽”一说虽由叔孙豹总结提出,但之前就已成为志士仁人普遍的价值认识。自尧舜禹汤,至老子书《道德经》,孔子作《春秋》,以及诸子百家阐扬各自学说并深入社会实践,其宏旨都是在追求“三不朽”。“三不朽”的价值观凝炼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高人生理想,同时蕴含着为人、处事、成业的朴素道理,激励人们追求圣言之传承、功业之存世、美德之垂范。古圣先贤基于“三不朽”的价值理想,为中华民族创造并积累下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110217om7oa8u7j7flaabl.jpg

最后,中国雅茶文化人愿与大家来共勉: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得好报!司马迁云:“立名者,行之极也。”就中国雅茶文化业来说,“三不朽”核心价值追求的明确和确立,是要回归并确认中国雅茶文化人的价值理想,进而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指引努力方向,以求其名归而实至,巩固“主阵地”、当好“排头兵”、做好“主力军”,是时代赋予中国雅茶文化的光荣使命。当代中国雅茶文化人作为中国雅茶文化事业发展的主体,得此难得之时代机遇,尤其应当有勇气担当立言、立功、立德的责任,继承发扬古圣先贤超越个体生命而追求永生不朽、超越物质欲求而追求精神满足的传统,珍惜中国雅茶文化声誉、珍惜中国雅茶文化品牌、珍惜中国雅茶文化价值,以引领行业风尚、引领社会风尚,使中国雅茶文化的活动成为社会道德典范;建立功业,承担推动中国雅茶文化业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责任;立言垂教,为先进中国雅茶文化传承传播作出应有贡献。〈青衣江〉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110342ysl3rkxxmfxksslf.jpg

110411lywr8bzdbdrr2y82.jpg

加深和强化了我对文字的敬畏,对有意义和价值的文章与书籍的敬畏。这敬畏里边,自然包括了对这些文章和书籍的著作者的敬畏。不仅如此。这样的敬畏对于我自己提笔写点东西时,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我不敢轻易下笔。我一介书生,一个草木之人,自然知道自己一身,连骨头带毛能有几两重,对于“三不朽”的任何一条,都不敢心存任何一丝奢望。我只是想:我写下的东西,能有一点价值吗?有没有写下来的必要?会不会对于这个社会的有限资源和别人宝贵时间的浪费?可是,我这一世,读书和教书,总是和文字打交道,有时候免不了手痒痒地想写点东西。虽然我也知道,我不是一个写文章的好手,写不好文章。虽然读过一些书,也做过一些文,教过几十年的书,但我不配“知识分子”的称号。我呀,这一辈子,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个“读书人”了。这在过去,也就是一个秀才了。其实,以前的秀才,据说也都是具有真才实学的。我知道我是一个极为普通的草民,人微言轻,说的话与写的字,是绝没有分量的。所以,提笔之后,也只是记录自己的一些事,或写下自身的一些感受。期间,也免不了对别人的一些文章,说三道四,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但愿我写下的一些文字,对己对人都能有一些参考与借鉴。能如此,才能使我心安与知足矣。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于是我们在生活中苦苦的挣扎,眼睁睁地看着幸福渐行渐远,无力之时,禅飘然而来,借给我们一双慧眼,帮助我们寻找被生活遮掩的幸福。原来,幸福是一种感觉,存在我们内心深处,幸福给我们温暖,给我们鼓励;幸福是一种表情,无论何时都能保持微笑的弧度;幸福是一种心境,即使深陷困境仍然心如止水;幸福是一种追求,成就了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美满。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