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四年左右的时间,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如何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如期完成目标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大考验。
然而在我们的基层,扶贫攻坚一线,贪腐现象却屡禁不止,人民群众对于打虎拍蝇的呼声不绝于耳。据新华社报道,从农机补贴、养老保险到孤儿费、抚恤金,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保命钱”等在一些地方屡屡遭到“揩油”和“打劫”。特别是在一些农村贫困地区,常有扶贫资金和物资被“硕鼠”瓜分,如何使扶贫攻坚落到实处,贫困群众真正受益、致富奔康,也是我们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巨大挑战。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及纪检监察工作如何融入脱贫攻坚的日常?首先要主动融入大局,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紧盯脱贫攻坚中的关键环节,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监督检查:
一是对扶贫对象甄别进行监督检查。重点解决不按照规定程序评定扶贫对象,随意性大、弄虚作假、失职渎职、优亲厚友等问题,做到扶贫对象精准。
二是对扶贫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检查。重点解决不按照规定程序申报、审批扶贫项目,擅自调整、变更扶贫项目内容和设置,搞扶贫开发“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问题。
三是对扶贫资金监管进行监督检查。重点解决扶贫资金拨付下达不及时、资金沉淀严重,擅自改变资金用途,资金使用公示不到位等问题,做到扶贫资金精准。
四是对扶贫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重点解决党员干部在扶贫资金管理、项目运行、资金调配等过程中,用扶贫资金大吃大喝、请客送礼、私分滥发、变相旅游和奢侈浪费,截留、挤占、挪用、拖欠、套取、骗取扶贫资金,在脱贫攻坚项目管理方面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优亲厚友、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挥霍浪费,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礼金、索要财务、吃拿卡要以及违规处置扶贫物资,为本人或他人谋取私利等问题,确保每一分“救命钱”“造血钱”真正用于贫困群众。
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扶贫攻坚无小事。只有强化执纪问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才能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