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啼可以说人生第一病,也是人生第一哭。 这里说的小儿,主要是指婴幼儿,各地叫法不一。成都叫奶娃儿,奶娃子。贵州叫小崽崽,小屁眼儿.武汉叫毛毛。重庆叫细娃儿。 人间,滚滚红尘中要经历悲欢离合盛衰荣辱大起大落三起三落;尝尽酸苦辣咸;经受风霜雨雪寒暑饥渴;划为地富反坏,面对关管斗杀;站队造保逍中,漂染红黑绿蓝;更有三灾八难旦夕祸福迈入老弱病残。由此,每个人都是伤心啼哭来到这个小小的星球。 人一生下来,不会讲话,有许多难言的苦楚,只能用啼哭表达。有的好对付,妈妈给他吃奶就好了。有的不吃不喝,哭上三天三夜的也大有人在。尽管他在“宫”有制王国生活200多天,他也非常怀旧,那里是舒舒服服的美满幸福。到了这个世界听人摆布,力不从心。他也有许多“想当初”,当初不冷不热动静自如恍恍惚惚,当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想到这些就热了要哭,冷了要哭,营养过剩要哭,缺少营养要哭,白天人声喧哗要哭,晚上夜深人静要哭。。。。。。直到哭的惊天动地四邻不安,让大人心急如焚,只好求医问药,求神拜佛。 几十年前,生孩子都是在家里,顺产,自己家人接生;难产,请接生婆。小儿生病死亡的比例相当高。后来,有了接生员。情况有所好转。如今有妇产科,妇产医院,妇幼保健站,健康有了保障。但是,小儿夜啼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过去,孩子生下来三天后就要去请算命先生按天干地支“排四柱”,也就是出生的年,月,日,时。算命运前程,相五行,看与父母亲的“八字”相生还是相克。与父亲相克就要拜干爹,与母亲相克就要拜干妈,呼自己的父母亲为叔叔婶婶。另外还要解关煞。值得重视的是,几乎所有小儿都要犯夜啼关,汤火关,痘痳关等。 小儿夜啼,从皇帝到平民都有潜在的基因。 《水浒传》记载: “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降生之时,昼夜啼哭不止,朝廷出给黄榜,召人医治。感动天庭,差遣太白金星下界,化作一老叟,前来揭了黄榜,能治太子啼哭。看榜官员,引至殿下,朝见真宗天子。圣旨教进内苑看视太子。那老叟 直至宫中,抱着太子,耳边低低说了八个字,太子便不啼哭。那老叟不言姓名,只见化一阵清风而去。耳边道八个甚字?道是:“文有文曲,武有武曲。”端的是玉 帝差遣紫微宫中两座星辰下来辅佐这朝天子。文曲星乃是南衙开封府主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国大元帅狄青”。 皇帝小儿是神仙下界,是“真龙天子”,能惊天动地。 平民小儿是肉眼凡胎,哭起来没办法,去找医生,不能吃药,不能打针;又去找民间医生,开的药方也让人啼笑皆非。 《本草纲目》记载:“小儿夜啼。猪屎烧灰,淋汁浴儿,并以少许服之。” “小儿夜啼,(把猪窠中草)密安席下,勿令母知。” 小儿夜啼是常见病多发病,如果中药西药都无效,往往病急乱投医去找巫婆神汉法师跳大神,作法事,画符,念咒语。 民间医治小儿夜啼的咒语有: 一,小儿夜哭,请君念读。若还不哭,谢君万福。 二,天黄黄,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啼郎,过路君子念一念,一觉睡到大天光。 以上是通用版本。过去在四川乡村的交通要道,十字路口的墙上,大树上,贴有许多用小张红纸写的咒语。由于朗朗上口,许多年后都还记得。如:“小儿夜啼不安宁,过路君子停一停。若是小儿不哭了,送你一包大前门”。还有“小儿夜来哭兮兮,过路君子就喊爹。若是小儿不哭了,送你一只肥母鸡”。 过去,常常听老人说,“四川邪魔地,能假又能真。信之者则有,不信之者则无”。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医治小儿夜啼到底灵不灵?只有天晓得了。不过,几千年来反正有人相信,至今尚未绝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