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讯(客户端记者 殷航)在新都区大丰街道仁爱路99号,一幢高10多层的建筑物,成为大丰市民的休闲、娱乐新去处。这栋建筑物名叫大丰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它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集城市展览馆、图书馆、运动厅和学术报告厅等功能为一体。
图书馆位于活动中心的第六层和第七层,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是整个新都区乡镇(街道)规模最大的图书馆,目前藏书5.3万余册。第七层是阅读室,记者在现场看见,整个大厅非常明亮,图书的功能分区也很清晰,不仅可以看书,还能上网。有市民告诉记者,自从图书馆对外开放后,自己经常带着孩子来看书,“很不错,孩子也慢慢喜欢上了阅读”。
事实上,图书馆只是新都今年98项民生实事中的一项。
12月30日,新都区召开2016年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现场验收暨工作总结会,用一连串的数据,交出一份漂亮的民生“答卷”。2016年新都区承接并实施省、市、区民生项目276项,其中,省市民生实事178项,区级民生实事98项,涉及城市改造、环境治理、扶贫解困、就业促进、教育助学、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百姓安居、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十个方面,共有82项超额完成目标,占总数的29.7%。 另据统计,98项区级民生实事共投入民生资金37.5亿元;重点实施了82个北改重点项目、全面启动地铁3、5号线新都段地铁站建设、城镇新增就业5664人、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实施精准扶贫115户362人、新建7所公办学校、完成全区60%常住人口居民健康卡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96%、为1088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保障、安置公共租赁住房316套、完成各类惠民演出128场、新建4G基站512个......
“我们要坚持把市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新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明年的民生工程,新都将确保民生资金公开透明、阳光运行,确保民生工程质量过硬、不掺水分,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美的环境、更稳定的收入、更满意的服务、更安全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