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记者从四川绵阳市森林公安局获悉,去年10月破获的特大非法收购、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系列案件将移交起诉。按照刑法规定,主犯梁某某或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男子向多家餐馆售卖野生动物
绵阳市森林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当地在对城区餐馆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多家违法售卖野生动物的餐馆都涉及同一名供应人。
此后,警方对这一线索展开秘密侦查,初步锁定犯罪嫌疑人为1958年出生的绵阳市三台县人梁某某。又经过近半年的蹲点、追踪,初步掌握了梁某某运输、储存和销售珍稀野生动物制品的犯罪事实。
去年10月10日,绵阳市森林公安局联合当地工商等执法部门,突袭梁某某租下的冷库、门面和住所。并在冷库、门面房等地查封包括黑熊、大鵟、鳄鱼、穿山甲、猫头鹰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制品近两吨。参战民警介绍,仅现场勘查,就查获黑熊头9个、猫头鹰等42只、穿山甲制品3个以及部分鳄鱼制品。
顾客需要 男子才送"野味"到餐馆
到案后,梁某某交代,他从2009年开始从事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从外地大量收购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制品回绵阳后,冷冻储藏,再分散销售给绵阳及周边地区的餐馆。期间,为了躲避森林公安侦查,减少参与人员,梁某卖某在进货、冷藏时,都是本人亲自操刀。
随着梁某某的到案,其上游销售方和下游买家,也一一浮出水面。目前,该案已抓获上下游犯罪嫌疑人六名。据办案民警介绍,为了逃避检查,这些非法售卖野生动物的餐馆平时一般并不储存野味,只有当顾客有需要时才会临时通知梁某某送货。
绵阳市森林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月1日,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将正式实施,根据其规定:以食用为目的而非法购买珍稀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也将受到法律制裁。该负责人透露,当地将根据已掌握的线索,依法对城区部分售珍稀野生动物制品的餐馆进行清理整顿。
“吃熊掌大补”不可信
关于“吃熊掌大补”的说法,早已在此前的一些报道中被辟谣。此前有专家解释,熊掌肉虽有健脾胃、养气血和祛风湿等功效,但这些功效并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 因为猪蹄、牛蹄中也有这些成分”。
专攻生物方向的果壳网主笔“瘦驼”解释,和猪、牛、羊肉等类似,熊掌的主要成分也是胶原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所以从营养价值上来说并没有太大区别。
“之所以在一些食客间引发追捧,可能更多的是出于食客的猎奇心理,它不是大众消费品,更多地被视为 奢侈品 。”但专家提醒称,无论熊掌是否有价值,国家已明令禁止买卖熊掌,“这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红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