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345|评论: 205

[原创]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这个标题不是原创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31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峨眉在我心中始终有她独特的位置,唐诗中就能找到很多关于她的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远眺,“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意境,“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全景式视角,更重要的是她留下我很多美好的回忆。

其实峨眉山也去过好几次了,最早的一次是十多年前跟老婆耍朋友的时候去的,至今印象最深的是从金顶下来的路上那一小碗热气腾腾的酸辣粉,居然要了我八元钱。后来由于工作关系也陪外省的同事去过几次,但每次都行色匆匆,车子直接开到接引殿(要有通行证才能从雷洞坪开上来,否则只能停在雷洞坪爬半个多小时的山路上到接引殿),然后坐缆车到金顶,很快就下来,在早已定好的农家吃过饭就到乐山或回成都,始终没有机会完成我心目中的峨眉朝圣之旅。

今年休假早就在谋划,最初老婆想到海边,我又想到亚丁看三神山,结果都在忙,时间一拖只有四天女儿就要开学了,于是我决定带全家老小到峨眉,慢慢爬慢慢走,完成我心目中的有苦又有乐的峨眉朝圣之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百度的普贤骑月象和无梁砖殿的资料,有兴趣可以参看一下。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的镇山之宝——宋代普贤骑六牙白象铜像,供奉在千年古刹万年寺内。铜像通高7.35米,净重62吨。那头戴五佛金冠的普贤菩萨,安详地趺坐于灿若黄金的莲台上,莲台下的六牙白象蒲耳下垂、长鼻勾卷、造型逼真,比例匀称,粗壮有力的四脚踏在四朵红色莲花上,似欲启步远行,动感强烈。

以细部来看,含冠3.64米高的普贤通体敷金,面部丰满,两眼微合,唇角稍敛,神态优美,给人以慈祥、庄严、肃穆之感;袒胸饰缨珞,所披金黄袈裟衣纹线条流畅;左手执金如意,右手置胸前,手心向上。高1.07米、直径0.83米的双层金冠,边缘四周塑着佛像,花纹剔透镂空,雕饰精美,两条冠带自然垂于肩前。贴金的莲台最高处1.39米(其中普贤座下1.28米),最宽处2.22米。象身高3.13米,长5.23米,外涂白漆,背负雕鞍,华丽的彩带辔头成“中”字形饰于象首;六牙各长0.9米;鼻围最粗处1.48米,最细处0.8米;象耳纵长1.35米;四蹄所踏红莲蹬高0.3米,磴径1米。佛身、象体和莲座均中空,平均厚约0.1米。象身的肉皱真切清晰,完全是写实的风格。普贤、莲台、白象、红莲四部分浑然一体,结构严谨,形象生动,精致而朴实。

1983年,国家文物局曾经组织专家,对这件国宝进行深入考察。据参与其事的重庆学者胡昭羲在《四川古史考察札记》一书(重庆出版社1986年)中披露,当时发现莲台以上为黄铜、白象为青铜,系分块浇铸,每块均有子母扣,施以铆钉,再用铜汁焊缝,但是现在看不出焊痕来。象脚是分段铸造的,而象肩内有铜制的宽约20厘米、高约70厘米的井字形扯架。象鼻内安有直径约3厘米的铜条4根以支撑之。

中空的象腹、莲台和佛体装有经书,僧人称作“装脏”。1949年,五台山吉祥寺住持高僧能海(解放后任中国佛协副会长)曾率徒众20多人,来万年寺与住持普超一同为火灾后的铜像“装脏”。专家们推测,这尊精巧的铜像,可能是在成都分块铸造,再运到峨眉山来焊接组装的。也有学者认为,青铜的象身和红莲是在峨眉山就地浇铸,莲台、佛身和金冠是在成都铸造的。总之,如此庞大沉重而且结构复杂的艺术精品是如何铸造的,如何运上山的,用什么工具和工艺焊接得这样天衣无缝,成为至今尚未破解的三个谜。它反映了宋代四川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和巧夺天工的雕塑艺术水平,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和僧人聪明智慧的精湛结晶。

南宋释志磐《佛祖统纪》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正月,敕内侍张仁赞往成都,铸金铜普贤像,高二丈,奉安嘉州峨眉山普贤寺(今万年寺)之白水,建大阁以覆之。”现在介绍这一文物的资料,都据此说是铸于980年。但专家们考察后指出,象这样构造复杂的大型金属铸造工艺精品,一年之内是不可能完成的。其中要经历反复设计、采购铜料、物色良匠、制作沙模、熔铜浇铸、打磨敷金、运送上山、组装焊接等程序,技术性又那么繁杂艰难,至少需要数年时间。有专家估算,大约完成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至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之间,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万年寺的前身普贤寺,系东晋隆安四年(400年)净土宗创始人之一慧持大师(慧远之弟)创建的,为峨眉山有史可稽的第一座佛寺,因塑供普贤像而命名,峨眉山后来成为普贤道场,其源盖出于此。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高僧慧通重建之,改名白水寺。北宋这尊普贤铜像的安奉,是峨眉山普贤道场形成的标志,也是官方对峨眉山普贤道场的正式确认。据清蒋超编修的《峨眉山志》记载:“太宗……后遣张仁赞携黄金三千两,于成都铸普贤大士像”,说明是大宋皇家出资铸造的。有了这铜像,改称白水普贤寺。

普贤与文殊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菩萨,并称“华严三圣”。文殊主智,称作“大智菩萨”;普贤主行(实践),称作“大行菩萨”。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骑象。”普贤曾在佛前发誓要广修愿行以普渡众生,使世界清净无垢。《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将其誓愿归纳为“十大行愿”,赞誉他“愿行广大,功德圆满”,因此又被称作“愿王菩萨”;所骑白象,称作“象王”。这样,普贤也被称为“象王菩萨”了。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曰:“普贤菩萨生东方净妙国土……从智慧力化乘白象,其象有六牙……从象耳至象颈上,渐渐上至象背,化成金鞍,七宝校具,于鞍四面有七宝柱,众宝校饰成宝台,台中有一莲花,其莲花须百宝共成,其莲花台是大摩尼,有一菩萨结跏趺坐,名曰普贤。”可见,这尊铜像的整体结构和部位形制,都是依照佛经的记载而精心设计的。真可谓仪合天表,制侔神工,莲开慈颜,月满毫相,一件完美精妙的佛教艺术品。它具有重要的佛教史料价值、冶金浇铸工艺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宋至明,庇覆普贤铜像的木阁屡次失火,铜像却丝毫无损。最严重的一次是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大火将木阁烧成灰烬,而铜像除了局部地方留下斑驳烧痕外,仍然完整无恙。时任白水普贤寺(今万年寺)住持的妙峰(福登)法师向朝庭求募重建,慈圣太后遣中贵二人携金来到峨眉山。妙峰决定改用砖筑。他请了一位游历过南亚的僧人设计,依照印度热那寺的庙宇,融以缅甸和我国的建筑构式,修成穹窿顶上圆下方的殿堂,象征天圆地方。这座高18.22米、长宽各16.2米、建筑面积257平方米的大殿,居然无梁无柱,不用一木一石一瓦一钉,全部用不同形状的砖头拱砌,穹窿与墙壁接合处空隙也是用楔形砖块掖券填补,就连外檐、门楣、额枋、斗拱、垂柱和花窗等,也都是以砖仿木装饰之,故称无梁砖殿。殿内地面至拱弧顶12.28米。穹窿顶内面绘饰彩色飞天、藻井等图案。外壁敷石灰,涂染黄颜色,稳重而华丽,堪称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内墙四周有七层环形龛座,层高均为0.33米,原先供有20多厘米高的小铁佛三千尊,以切《华严经·普贤住品处》所载光明山上普贤“与其眷属(门徒)诸菩萨众三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可惜现在只剩280尊了。距地面0.89米墙壁等高线上,有凹形佛龛24窟,每窟高1.55米,宽0.74米,现尚放置55厘米高的“圆觉”铁佛24尊。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无梁砖殿落成立时,适逢慈圣太后60大寿,于是万历皇帝亲题横额“圣寿万年寺”。从此改称为万年寺至今。慈圣太后年青时为明穆宗妃子,因久未生育,曾经派人向峨眉山铜像进香求嗣,一年后生下朱翊钧,后来登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慈圣母子对普贤的深厚感激之情自然异乎寻常,不时赏赐万年寺。

1946年,又一次大火将寺内数座殿堂亭台烧成废墟,惟独这座砖拱巨构幸免于难,普贤铜像也安然无损。1948年,僧人修复寺庙时,在无梁砖殿顶上增建喇嘛白塔五座,分置东西南北中;四角添塑吉祥神兽,前方二鹿,均高1.85米,后部左象右狮,均高1.56米。因万历御题木匾额毁于火,1964年由成都赵蕴玉重书,用石灰补刻。

这别具一格的无梁砖殿,与寺中翘角重檐的传统殿宇形成鲜明对比,为千载名寺增辉添彩,成为万年寺自豪的标志。四百多年来,它经历了无数次地震和火灾的考验,至今完好稳固如初,1956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陈毅元帅来观看了铜像和砖殿,连声赞叹:“前人伟大,劳动人民伟大,我国古代艺术伟大!”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米芾手书的“第一山”,我记得这三个字是立在嵩山的,不知道怎么峨眉山也有这么个碑,看落款“米芾”两个字完全不是米书风格,可能是后人模仿的或拓下来的也说不定,米芾是我最喜爱的书家,呵呵,扯远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砖殿里面供奉的普贤骑白象,是峨眉镇山之宝。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殿全部由砖砌成,没有梁,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砖殿上面的飞天图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万年寺出来山路上人已经很多了,猴子也开始出来工作了,这些猴子由于游客喂养得多,养尊处优,都长得胖胖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时间还早大家都说走路到万年车场,不坐索道。

这边都是山里面的民居了,大多数都很旧,不过这才是真正的民居的味道,清音平湖的都是现在才修的宾馆的味道,一问价格还不贵,50元一个人包吃住一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边的山上适合长期居住,没有多少集中的景点,可是凉风习习,民居散落其中,鸡在桑树上打鸣,猫在阳光下打盹。

我们走一会又坐一会,路上人也不多,中国人大多拖着一根竹杖,象极了丐帮的帮众,而一男一女两个外国人都是拄着专业的登山杖。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当地的妇女在小溪里洗鞋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了,累了,眼皮打架了,睡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猴区的引导员负责管理猴子,不让他们抢游客的东西和伤害游客,手里拿着棍子随时为猴子的可能侵犯作准备,有一个女引导员手里拿着弹弓,猴子越界了就用弹弓射它,填弹拉弓的架势和速度真是疾似流星,快如闪电。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灵官楼再往上百来米就到了万年寺了,万年寺是要收门票的。

峨眉山有几十间寺庙,但只有三个寺庙要收门票,报国寺,8元,伏虎寺,6元,万年寺,10元。

游万年寺主要就是看无梁砖殿和里面的普贤骑白象塑像,这两样东西可都是国宝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路越来越陡了,心跳也越来越急促,等上到灵官楼的山门就看到了这个卖手工编织品的小女孩,在白龙洞也有个小男孩在卖这种东西,扇子5元钱一把,还送一只编织的小动物。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