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协委员蒋志明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专访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15日讯 (川网集团两会报道组记者 赵权军 余开阳 徐昭磊 摄影报道) 1月14日,四川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正式开幕。“开放合作”和“建设经济强省”是此次全省“两会”网友关注的热词。四川省政协委员蒋志明认为,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将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一体化发展。 现状:成都平原经济区缺乏统筹规划发展 蒋志明委员在提案中提到,成都平原经济区包括成都、资阳、德阳、绵阳、遂宁等8个城市。成都平原经济区一直以来都是四川省产业最为集中、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领先发展和一体化发展被写入了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纲要。 “加强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既加快了大城市产业向中小城市转型的步伐,也能为成都周边城市带来发展机遇。”蒋志明说,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促进各个城市间融合发展,相互推动,以成都经济发展带动各地市州发展。 蒋志明分析认为,目前成都平原内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大,且缺乏合理布局和配置。“要实现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必须要打破各自的区划壁垒,形成统一规划和建设。”蒋志明说。 建议:统筹规划 形成差异化发展 对此,蒋志明委员在提案中对于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提出了4点建议。首先,应加强成都平原内的8个城市的综合统筹,协调发展。规划布局上,该区域要被视为“一盘棋”,根据各自城市的发展特点,建成物流、绿色经济、交通枢纽、文化旅游等功能分区,各城市成为彼此经济发展的支持。 “要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每个城市都要坚持开放合作,解决思想观念问题。”蒋志明说,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是项繁杂又系统的大工程,各个城市要从思想观念上发生转变,跨越因行政区划造成的合作障碍,寻找共同发展的衔接点。 蒋志明认为,要实现成都平原经济一体化,还要加大对交通、城市环境、通讯信息、物流产业等多个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蒋志明委员说,成都平原内的各个城市均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强化各自的特色和定位,使其形成差异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