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项目统揽全局 103个重大项目倒排工期
●周汉兵
在区委六届二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上,高坪区委提出,今年,全区将强力推进三大“一号工程”、三大产业项目和城乡建设项目,以项目组织工作、统揽全局。
区委六届二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2017年全区重大发展项目,决定将原来的91个项目增加至103个,总投资537.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1.5亿元。这些项目包括基础设施项目33个,年度计划投资28.79亿元;产业项目42个,年度计划投资90.2亿元,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28个,年度计划投资42.51亿元。通过项目实施,确保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2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6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4%和15.9%。
南充现代物流园、中法农业科技园、都京丝绸特色小镇是全市三个“一号工程”。今年,南充现代物流园将加快推进城际物流配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园区铁路专线等项目建设,总投资13.4亿余元;中法农业科技园将实施龙江路、湿地公园、法国风情水镇和农业科技孵化园建设等,总投资12.7亿余元;都京丝绸特色小镇将实施六合丝绸博览园、蚕桑体验馆、丝绸小镇一期等项目建设,总投资2.6亿余元。
围绕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都市农业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该区将有序推进青松林海游乐康养中心建设和凌云山景区提升;加快启动中科遥感、华巍机器人、三环电子五期等项目,加快三环电子四期、富安娜定制家具制造等项目建设。启动科创中心、国际会展中心、江东CBD前期建设等。连片打造嘉陵江流域优质柑橘、螺溪河流域粮经复合、双叉河流域优质花椒、金城山脉竹木及特色养殖四大产业带,力争休闲农业产业规模增长17%以上,示范区农民人均旅游收入达500元以上。
坚持扮靓城乡基础先行,着力打造江东明珠、南充“外滩”。配合做好高坪机场航站楼、都京嘉陵江大桥、将军路嘉陵江大桥、二绕高速公路、进港道路等项目建设,推进“渝新欧”铁路高坪编组站立项;完成高蓬公路城区至小龙段改造,加快高坪车站迁建、北部新城供排水工程、新型环保公厕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梨树街等5条道路“白改黑”、阳春路等3条主干道光亮工程。同时,充分发挥主城区的核心引领作用,大力培育嘉陵江城镇聚集带、螺溪河城镇生长带、林海路产业发展带,加快形成“三带”齐发、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
记者获悉,目前,该区对全年计划实施的103个重大项目列出了详细清单,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将工期进度细化到月。同时,区委建立了常态化督导、过程中考核、及时性问责的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实行项目周报制度,确保工作落实落地。
B 吹响集结号 确保年内整体摘帽
●祝安勇
在全区脱贫摘帽誓师动员大会上,高坪区委、区政府要求,脱贫攻坚工作一开始就铆足干劲往前冲,一开始就咬紧牙关打硬仗,一开始就下定决心掀高潮,确保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确保今年全区1.2万贫困人口脱贫、36个贫困村退出、全区整体脱贫摘帽目标顺利实现。
据了解,2016年,高坪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超三有”等要求,改造危房1289户,易地扶贫搬迁232户,开展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培训504人次,实现转移就业4948人次,为贫困群众设置公益性岗位314个,完成村级卫生室改扩建24个。在产业培育方面,在永安、青居、阙家、溪头、石圭实行五乡连片开发,建成环线108公里、面积5万亩的优质柑橘基地。全区新(改)建蔬菜基地6000亩,新建优质柑橘基地11300亩、核桃基地5000亩、花椒产业基地4000亩、油桃基地3000亩、油牡丹种植基地2000亩,建成市级脱贫奔康产业园7个,实现了21个贫困村退出、10662名贫困人口脱贫的既定目标。
今年,要实现1.2万名贫困人口脱贫、36个贫困村退出和全区整体摘帽目标,区委、区政府要求,要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要求以及脱贫摘帽标准,突出重点,挂图作战。
要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帮助贫困群众如期建好住房;实施集中供水、联户供水、分散供水等项目,构建精准到户的安全饮水保障体系,从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4个方面,确保贫困户有安全饮用水。通过安装有线、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等方式,为贫困户接通电视信号,并筹集资金为无电视贫困户购买电视,确保每户贫困户都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加快全域产业培育。按照“贫困村村村有园、贫困户户户入园”的要求,加快推进贫困村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设,结合发展都市农业和全域旅游的目标,区委、区政府规划了嘉陵江流域百公里柑橘旅游产业带、螺溪河流域蔬菜特色养殖生态康养产业带、双叉河———中法农业科技园花椒柑橘观光产业带三条产业环线,覆盖全区25个乡镇、6个街道,涉及210余个村。
1月8日和9日,区委、区政府再次细化全年脱贫攻坚方案,将全年目标明确到每个月,落实到每个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全面启动了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区委、区政府还组建了强有力的督察队伍,采取跟踪督察、随机抽查、定期检查等方式,实行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排位等督察制度,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区脱贫办每月列出问题清单,每月播放一次督察视频。同时,启动严格的问责机制,对工作落实不力、工作内容不精准、工作措施不到位、贻误工作的人和事,坚决约谈,严肃追责。每月排名后3位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要在全区大会上作检查。
◆相关新闻
乡风文明行动提升农民精气神
本报讯(周汉兵)家家户户房前设置了垃圾桶,有专人负责清运。整个村子干净整洁,居住环境越来越好。这是1月6日记者在高坪区御史乡杉树沟村看到的景象。随着“乡风文明”大行动的开展,如今,高坪农村处处呈现出村美人和产业兴的可喜变化。
2016年,高坪区紧紧围绕“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倡导乡风文明,培植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高坪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唐峰介绍,2016年,全区以24个贫困村为重点,深入开展文明创建、送文化下乡等6大类20余项乡风文明系列活动。打造“好人榜”、文化墙(长廊)等宣传阵地,完成幸福文化院坝修建24个,新设村级道德讲堂30个、“好人榜”42个,打造文化墙(长廊)100余个。先后开展精准脱贫主题文艺汇演30余场次,营造乡村处处见文明、乡村文明靓如画的浓厚氛围。
同时,该区大力开展“知恩感恩”教育。抓住重点人群,创新“微宣讲”、道德宣讲、家风大讲堂等活动载体,开展“一比二思三看”、晒家风合影展、留守儿童救生演练等活动,以及志愿服务、环境卫生整治大评比活动,并举办首届“十佳新乡贤”评选活动。2016年,全区共评选表彰“十星级农户标兵户”97户,区级“好公婆”“好儿媳”“好儿女”“好夫妻”“好邻居”160人(对),刘刚、崔宗鸿等4人上榜四川“身边好人”榜,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宣传先进”的新村新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