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动的山乡打工潮 春节的喜气尚未消尽,乡村的外出务工人员便涌动了起来,纷纷踏上了打工求财的行程。肩背行囊,手拉旅行箱,聚集到候车大厅,车站广场,人头攒动,蜂拥如潮,把车站喧哗得像潮涌般闹热。 打工是目前贫困山区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条快捷而艰辛的出路,既充满诱惑,又充满无奈,寻求生存,寻求脱贫致富的村民们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在这条路上来回奔波,用心血和汗水换来了城市繁荣兴旺,换取了山里人的财富和梦想。 打工生活是艰辛的,也是无奈的。别的不说,与亲人道别便充满了欲哭无泪的悲凉场面。镜头之一: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一伙赶车的山里人,不顾寒霜的彻骨之冷,踏着山路,野草丛生的道路两旁的露水打湿了他们的裤脚,寒风一吹,冷入骨髓。风尘仆仆地来到车站搭车。上车找好座位后,他们便纷纷下车跟亲人道别。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少妇,用脸紧贴着自己约一岁多的小孩,久久地不肯离去。那小孩的脸被寒风冻成了青紫色,哇哇地哭个不停。直到司机按响了催客上车的喇叭,那少妇才依依不舍地将小孩递到为送别的婆婆的怀里,少妇一阵啜泣,婆婆一片唏嘘,小孩哭个不停…… 镜头之二:车站广场,一位身着红色皮衣的姑娘,拖着一只旅行箱,化了淡淡的的素妆,清雅端庄,气质不俗,眼神中流露出一种难舍的忧郁。她身后站着一位饱经风霜,看样子约五十岁开外的老人和一个十岁多的小男孩。这时车站广播传出“买好去上海车票的旅客,马上进站上车了”。那老者拉着姑娘的手,颤声说道:“闺女,这两年里你已挣了很多钱,爹知道你一人在外打工很辛苦,现在政策好了,家里也不愁吃和穿,你就别出去打工行吗?”,小男孩也跟着央求道:“姐姐,别走嘛,爹娘天天都想你哦!”姑娘拍了拍弟弟的头说:“好好读书,姐姐等着你的好成绩,姐姐再挣点钱供你今后上大学”。转身望着老者,眼里溢出了串串泪珠,说:“爹,前年我与公司续签的三年劳动合同,还没有到期。我出去不只是为了挣钱,人还得讲信誉,这次带回的钱,开春后买点化肥种子,请人把庄稼种上,剩余的钱买些营养品,你和娘要多保重身体。” 说完,她深情地向这一老一少望了一眼,转过身,毅然向检票口长长的队伍走去…… 此情此景,让人感叹,让人动容。如果不是为了生计,谁人又忍心离家远去,丢下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呢?至于打工生涯中的摸爬滚打,风餐露宿,加班熬夜,以至血汗钱被克扣的种种无奈,那更是不言而喻了。 但打工也有欢乐的时候,尤其是回乡过年或者是用血汗垒起的新居落成之时,那快乐和喜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每到年末岁尾,打工的人们便动起思乡的情绪,天南地北从外地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带着为家人买好的礼物,带着辛辛苦苦赚的血汗钱,回到既思念而又陌生的家,看到苍老年迈的父母,看到日思夜想的孩子,喜悦泪水夺眶而出。此时,最高兴的还是数那些尚未成家的打工仔,打工妹们,他们身着时髦的衣裳,潇洒地走在乡镇的路上、淌徉在集镇的超市里,那光彩靓丽的打扮,聚焦了山里人羡慕的目光,大开了山里人的眼界,那胀鼓鼓的行囊里洋溢着挣钱的喜悦,平添了打工的几分诱惑和优越。中年的打工者也有他们值得欣慰的地方;看着自己辛辛苦苦赚回的血汗钱变成了一栋栋新建起来的楼房,一颗负重的心终于得到了释放,一股甜蜜的暖流注入了心房,不由自主地悄悄笑了起来。尽管笑不那么明显,但还是让人们从中体会到了喜形于色的感觉。长年辛苦自己知,辛苦甘来当自慰。此时此刻,谁个又不心花怒放呢? 悲观离合打工路,喜怒哀乐人间情。乡村的打工族用自己的艰辛与勤劳诠释了血汗钱的深刻含义。打工,让山民们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打工,让山民们用艰辛劳动换回了财富;打工,让山民们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