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02|评论: 10

[转帖] 老绥远韩氏:那时的生活也很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6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非常匮乏。不但白糖、红糖定量供应,就连四五毛钱一斤,像牛屎模样的古巴糖也十分紧俏。老百姓想多吃点甜食,糖不够用,只好花一毛钱到小店里买一小包糖精,添加在水里、面粉里补充甜味。
    对于糖精,当时我觉得很神奇。只要在碗里放上一两颗细盐粒大小的糖精,满满的一碗水就甜了。只是那甜味很怪异,不像糖水甜得纯正、甜得诱人。然而但凡有点其他办法,谁稀罕它呢!
    在最困难的六十年代初,虽然老百姓吃糖难,但中央对高干有食物补贴,按级别供应数量不等的肉、蛋、糖、豆等,老百姓称之为“肉蛋干部”或“糖豆干部”。官员吃白糖红糖、老百姓吃糖精。记得那时新闻上总说:我们的生活比蜜甜!沒错,糖精就是主旋律,糖精就是那定盘的星。
    那年头,每人每月只有二两古巴糖。平时,母亲将古巴糖锁起来。因为,放在厨房里,我们不时会用筷子头蘸点吃,过把瘾。可那点古巴糖怎禁得住我们过把瘾呢?
    我们知道母亲放糖精的地方,厨房碗橱里藏着的一个小瓶,里面有一些白色的结晶,那就是糖精。有一次我们兄妹分别捏了几颗在嘴唇边上舔了一下,甜味异常。母亲知道后大惊失色:“糖精是化学东西,吃多了要中毒的!”
    记得上初中时,有一段时间同学们流行喝糖精水。那时根本没有现在的什么雪碧、可乐、娃哈哈,最奢侈的就是汽水,但一般穷人家的孩子根本买不起。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发明的,那时的校园,几乎清一色的医用生理盐水瓶里插一根长长的吸管,有条件的装满凉白开,更多的是直接从压水井上接的,放上几颗糖精,一瓶透心凉的“可口可乐”就做好了。
    那种吸管学校小卖部有卖的,只要一分钱。小卖部老板,一个两鬓斑白的爷爷,高兴地用木头尺子量一下,然后用剪刀剪给我们。那种塑料管五颜六色的,也有无色透明的。
    刚开始不知道一瓶水放几颗糖精好,放多了很苦,慢慢摸索着就知道了。后来,又流行在上课时偷偷地喝糖精水,为了不让老师发现,就在桌子上钻洞,用圆规啊,铅笔刀之类的,选一个刚好可以用书挡上而且一低头就可以喝到的恰当地点,开始钻洞。洞钻好了,把瓶子放在桌洞里,让吸管从钻好的洞里伸出来,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了。一次,我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把吸管伸出来,低头刚喝了一口,就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恶狠狠地在我的后脑勺上捣了一拳,然后薅住头发把我揪了起来,我当时那个悲摧呀,无以言状。
    记得那年的中秋节快要来了,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每天都在为三顿饭发愁,哪会想到什么节啊。那天,母亲说:“我们买不起月饼,自己烙吧。”我们兄妹一片欢腾。
    做月饼,不放糖,就没有甜味,可是要多放,又不现实。咋办?好在人们在苦难的日子里,也有让自己甜蜜的办法,那就是糖精。记得母亲用拇食指捏捉了一点糖精放在碗里,待糖精在水中慢慢融化后,将水倒入面粉中。
    月饼馅是玉米面的,是邻居的一位阿姨传授的方法。即将糖精水拌在玉米面中,然后上笼蒸,蒸熟后玉米面就有甜味了。放凉后再拌点古巴糖加甜加色,效果就更好了。这种月饼,当然和商店里买来的没法比,可是看到母亲从一大早起就开始前后忙碌着,我们几个孩子的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
    由于没有烤箱,我们的“月饼”是用平锅烙的。严格说来和大饼没啥区别,但即使这样,我们也很满足了。
    在零食匮乏的童年,爆米花自然是我的钟爱。“崩爆米花喽!崩爆米花喽!”每当听到这吆喝,心痒难耐的我总是跟父母缠磨出一毛钱,用小盆子盛上一些玉米,然后迫不及待地夺门而出。那崩爆米花的设备如今看来实在是很粗陋,可当时我却觉得它是那么的神奇!那只黑锅,形似被拉长了的葫芦,又颇像神话故事里的炼丹炉。一端是带有盖子的锅口,另一端是圆形的摇柄。崩爆米花的师傅先把玉米倒入锅口,又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摸出一个纸包,将里面的白色颗粒撒入锅内,这白色的颗粒就是糖精。孩子们总是要求师傅多放点儿,可那时这玩意儿也是稀缺的,所以师傅就如护着茴香豆的孔乙己不肯轻易就范。
    那时,中小学校周围的小商贩,卖的汽水、雪糕、话梅和其它廉价小食品,既无生产厂家,又无标准、标识,基本上都含有糖精。
  一些灵动的小贩从深井里取水,加上糖精和色素,变成一杯杯五颜六色的凉水,摆在校门口的桌子上。虽然糖精和色素肯定有害,但清冽的深井水绝对比现在各种品牌的桶装水好喝。
    就连五分钱一根的冰棍,也都是用糖精制作的。特点就是甜度高、会结晶、味道发苦。胃肠功能弱的人,会感到非常不适。
    我在农大读书时,主食是玉米面发糕。为了使发糕好吃,糖精是必不可少的。刚开始吃觉得甜甜的很好吃,但长期吃,就会感到头晕恶心。
    岳母那时在包头粮库工作,库里的老玉米堆积如山。每天早晨上班,工人们都用铁壶煮玉米。为了好吃,糖精自然是少不了的。
    糖精不能多吃,对此我有深刻的记忆。那时,我们院里一家有10岁、8岁的兄妹俩,因不懂得糖精与糖的区别,便把家里的糖精片作为消遣的零食。在短时期内兄妹两人口服糖精片80余片,不久两人均急性中毒,口吐白沫、不省人事。经内蒙古医院抢救发现,中毒者脑、心、肺、肾脏等都严重受损。左心衰竭、严重肺水肿、不能排尿,大夫说是因为短期内摄入大量糖精所引起的。
    喜欢甜食是孩子们的天性。1963年,10岁的表弟从山西来,走的时候,我想送他一点礼物,他啥也不要,只是说:“哥,你就送我一包糖精吧!”不知他是如何想的,那么小的孩子,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礼物了。我们就这样离别了,从此,再也没有见过。后来听说,那次,糖精一直放在他的衣兜里。走到半路,他去掏衣兜,发现裤兜里湿漉漉的,糖精全化了。他放声大哭,妗妗怎么也劝不住他。
    糖精是美国化学家伊拉·莱姆森和康斯坦丁·法赫伯格,于1879年偶然发现的。那天中午康斯坦丁·法赫伯格回家吃饭,忘了洗手,因此意外地发现了人造甜味剂——糖精。大部分化学家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因此身亡。
    我常常想,小小的糖精,其实蕴涵着许多伟大的教益:虽然名为“糖精”,直接吃是非常苦的,只有化在水里,稀释之后,才能吃出甜味来。甜到极致竟然是苦,而苦被稀释又能回到甜,能使人想到“乐极生悲”“苦尽甘来”的生活哲理。还有,糖精虽然吃着很甜,但对于我们的身体,并无任何营养,只不过骗骗我们的嘴巴而已,吃多了,还对身体还有害。这又使我们想到“口蜜腹剑”“糖衣炮弹”之类的警语。
    现在除了奸商,无人再用糖精了,我们终于跨越了一个时代——糖精时代。
   
    后记:
    其实糖精时代并未跨过去,糖精跟着我们一起豪迈地进入了新世纪。
    糖精枣学名冬枣,是滥用添加糖精钠、甜蜜素添加剂将鲜枣变红、增甜后的冬枣,这些枣是将酸涩的青枣在加了糖精钠的水里浸泡后,才变得又红又甜。专家称:“短时间内吃大量糖精钠,会造成急性大出血,对肝脏、肾脏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可以致癌。”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现在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糖精荔枝、糖精蜜桔、糖精樱桃,经糖精水浸泡过的草莓就连叶子都是甜的。
    上帝,请你宽恕中国人吧,阿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2-7 07:37
汉奸天天造孽,死那么多人,怎么不死你草书狗日的汉奸杂种!快死吧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7-2-7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的冰棍也是糖精的,混的不匀,底半部是苦的,至少每个人要吃喝糖精水面棍十年以上,记得老冰棍就是纯糖精水制成的,也够缺德带冒烟的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2-7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巴糖俗称“锅巴糖”,真像是锅底熬糊的锅巴略带苦味,当年伊拉克蜜枣是上品不要票证。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2-7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食用糖精对身体有害

发表于 2017-2-7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苦中取乐!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lkq 发表于 2017-2-6 23:41
   糖精的化学全名叫作“邻苯甲酰磺酰亚胺”,原徐州化工厂生产喷胶棉时就用上这个糖精,对于人体没有什 ...

:o:P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lkq 发表于 2017-2-7 08:02
只会狂吠的疯狗。

;P:lol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