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30|评论: 0

[生活资讯] 蛴蟆节的来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7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长,我也长,我和嫩竹一起长。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这是流传在川北山乡的一首民谣。“正月十四送蛴蟆”是川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间传统节目, 在四川省南充市的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西充话)地区,以及附近嘉陵、顺庆、西充、南部比较盛行。历经演变,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

传说在清朝年间, 一场突如其来的“蛴蟆瘟”袭击了当地村民,后来有一位高僧指点,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于是当地乡亲就用自制的“蛴蟆灯”,挥舞着捆扎的火把,抬着彩龙,敲锣打鼓地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赶走“蛴蟆瘟”。从此每年的正月十四晚, 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延续到了现在。

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就点燃自家的“蛴蟆灯”,吹着唢呐、敲着锣鼓、抬着彩龙、挥舞火把,浩浩荡荡地朝村边的小河走去,漫山遍野灯影晃动,密集得像夏夜天空的繁星,气势十分热闹壮观。(南充晚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