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是小告诉大家,彭镇铁匠铺,和彭镇老茶铺,都是彭镇的一道风景线!!!
彭镇打铁声 铿锵传承六代人
小是小转发朋友文
打铁,是一项力气活,但打出来的器物,却蕴含着民族的造物精神、智慧和审美艺术。一块坚硬的铁块,在铁匠的锤打声中,如同魔术般的变化成为了工业、农业等领域的生产用具。这些看似简洁、质朴的器具,饱含了打铁人多少酸甜苦辣?他们辛苦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道道原始的锻造工艺。如今,随着社会的变迁,科技的发展,曾经辉煌的打铁技艺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渐渐被科技工艺所取代。
在成都双流县彭镇老茶馆对面,有一打铁铺,至今已传承了六代。不过,在年过七旬的老铁匠何德明眼中,他家的这门技艺,就如同现在抡锤打铁的他,已越来越艰难了
打铁是苦活儿,更是一门手艺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意思是说打铁,日夜在炼炉旁忍受炎热,活着如入地狱;撑船,船行风浪间,随时都有翻船丧命的危险;卖豆腐,三更睡五更起,做驴子的工作,得仅能糊口的小钱。三者中打铁居首不无道理,打铁要与高温相伴,还要奋力抡锤,是一个重体力活。
冬日的阳光,穿过云层照射进彭镇老茶馆对面一间简陋狭窄的破房子里。门前,75岁的何德明眯着眼斜靠在椅子上,等待顾客上门。
走进店铺,只见何德明女婿江铁匠正在打开鼓风机,吹得炉膛内炉火通红,火苗往上直蹿。炉膛口放着几把火钳,紧靠炉膛有一个大铁砧,摆放有几个对锤、手锤。挨着炉膛和大铁砧的地方,置放了一桶水。不久,江铁匠左手用铁钳从炉膛内钳出一块火红的铁块,置放在铁砧上,右手抡起铁锤敲打,火星四溅,不一会工夫,一把菜刀的模型,在江铁匠手中就像模像样地捶了出来。
“打铁不仅是一门力气活,也是一门技术活。”江铁匠说,虽然现在这门技术在走下坡路,但他这一辈子要感谢岳父教的这门手艺。因为10年前,彭镇的发展还依靠农业,打铁的经营还一直很火。后来,彭镇又开始发展现代农业,但依旧离不开农业用具。
如今,江铁匠的打铁手艺在岳父的指点下,经过近20年的磨砺后,他的技术已变得炉火纯青。“打铁的确是一种艰苦、枯燥的生活,加上铁块出炉后必须趁热打。稍不留心,还会被火星烫伤。”由于长年手握铁锤使力,他手上结满了厚厚的老茧。
空闲时,江铁匠会坐在鸟笼下,听“八哥”扑腾的声音,偶尔,他会抬头给鸟儿吹口哨。除此之外,江铁匠还会看着墙上一个摄影师给他拍的打铁照片发呆
六代相传,不知能否再延续
“我这门打铁手艺是祖传的。一代代父传子、子传孙传承了下来。”说起这门打铁手艺,何德明谈起了往事,他从小就是在打铁的叮当声中长大的。5岁那年,父亲何春庭接过爷爷打了一辈子的大锤,成为家庭中打铁的“扛把子”。
“其实,爷爷打铁的手艺,还是我祖祖(祖爷爷)传给他的。”何德明说,现在他又把这门手艺传给了儿子和女婿。但再传下去的话,会越来越艰难了,“他们做这门手艺,总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提起这门老手艺,何德明就来气,因为孙子已“明目张胆”地宣布要经商,虽然孙子会抡锤,但他坚持绝对不会打铁了。
何德明说,打铁这门手艺,看起来简单,其实不容易学。他从12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打铁,至今已有63年。一开始,抡一天锤下来,他的手臂就肿了。到了晚上,手臂疼得睡不着觉。因此,有时候何德明转念一想,也就不再干涉孙子的想法了。
何德明依稀记得,他小时候打一把菜刀,价格才1元多,如今,一把菜刀的价格可以卖到80元,“打铁的手艺虽然辛苦,但要挣钱吃饭还是没问题的。”何德明算了一笔账,现在手工业制造越来越少,尤其是铁锅和机制的相比,炒出来的菜都会是不同的味道。说话间,三位到老茶馆游玩的游客来到了铁匠铺,他们开口就问有没有双耳手工铁锅。
就这样,在何德明耐心的讲解下,三位游客如愿买到了铁锅。离开时,何德明再三提醒他们,“锅儿拿回去必须要用油跑,然后加肥皂水用钢丝球反复涮洗。”
买锅人一脸好奇,问何德明缘何要用此方法。“这种方法除了可以延长锅的寿命,因为铁锅在第一次使用过程中,会有比较多的铁屑。况且,我们做手艺的讲究名声,你把锅拿回去不按此方法做,锅儿坏得快,肯定会埋怨噻。”何德明说,按此方法,不仅锅经久耐用,炒起菜来也光滑顺手。
农具坏了总要修,打铁还是需要的
“当、当、当”女婿清脆的打铁声从房里传出,仿佛敲打着何德明的心坎。年过7旬的老人走进屋子,他手握一根铁钳,熟练地夹起一块铁片,放在炉火里烤,不一会儿将烧得通红的铁片拿出来,放在铁墩砧上,抡起铁锤反复捶敲,一时火花四溅“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打铁是一件小事,但需要时就是一件大事。”
在何德明看来,孙子不抡锤的想法是错误的,虽然现在种田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不愿意学打铁这一苦差事好像在情理之中。但传承了6代的手艺,就这样消失了,老人还是不甘心。“打铁这手艺发不了财,但也是一门手艺啊。之前家里穷,粮食吃紧的时候,就凭着这打铁的手艺,一家人才熬过了难关的。”
不过,看着左邻右舍出去打工挣了钱,何德明又不想因此断送了孙子前途。毕竟,打铁的技术随着时代的变化,打铁工具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比如,过去敲打的铁锤换成了电锤,风箱换成了鼓风机,传统的技艺被滚滚袭来的现代化生产取代。而且,替代手工艺的产品在逐步增多,传统打铁方式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更让何德明担忧的是,虽然使用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在农村,人们的生产、生活甚或于从事建筑的人都还是需要打铁的。比如,一件农具损毁了,一根撬棍弄坏了,“总还是要有人修补、锻打、翻新的吧。”何德明最大的愿望,就是别让铁匠铺行业“叮叮当当”的清脆悦耳声成为绝响。
古老的彭镇铁匠铺,和彭镇老茶铺一样,是一道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