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乐至县劳动镇围绕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努力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有技术、高素质、会经营的“四型”新农民,打造成智慧主体,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打造素养主体 塑造红色旅游品牌 陈毅元帅故居坐落在劳动镇旧居村,每年都会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参观旅游。在旧居村便陆续开起了几家农家乐,以满足游客的食宿需求。锦怡苑是旧居村里的一家农家乐,自2014年开张以来,一直以诚信经营为宗旨,到目前为止,未接到一起不诚信投诉。 锦怡苑的守信经营只是旧居村农家乐诚信经营的一个缩影,在旧居村的农家乐中,大家都本着“诚信经营服务游客 塑造品牌 发展家乡”的原则,坚持不欺客、不宰客,尽量让前来食宿的游客觉得物有所值。 农民的眼光长远,注重合力发展,能够诚实守信经营,这都得益于劳动镇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养计划,改变他们的观念,提升他们的素质。旧居村便依靠村规民约,大力实施群众素质教育和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农民自治意识,切实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争做一名“有文化,高素养”的新型农民,适应全村不断发展的需要。据悉,旧居村的村规民约已经是第四版,其中就明文规定“提倡诚信经营,反对损荣宰客”。该村村干部说:“除了村规民约约束,村上还采取张贴、广播、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农民素养教育。” 改变农民观念 引领农村发展 劳动镇陶家村村支书陈延安为了改变村里贫困落后的现状,改变农民传统种植模式,他率先在村里流转了50亩土地。平日里,村民除了在基地里帮忙栽种、管理,还在技术员的带领下,学习种植技术。经过一年的忙碌,基地喜获丰收,不少确实感受到变化体会到好处的农民都表示想一起发展。陈延安在经过市场调查后,决定在新的一年里,带动村民一起推广茄子、甜玉米等新品种种植,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 陈延安说:“老年人思想保守,地里种的全是玉米、油菜等传统作物,辛苦忙碌一年,也只能赚个几百块钱,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土地就摞荒了。”陈延安表示,要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就必须要改变农民观念,改变种植方式,提高单位产出,才能激活农村土地,激发农民干劲,让农民靠土地创创造新生活,农村发生新变化。 劳动镇坚持没有新观念就没有新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的发展思路,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单打独斗”的局面,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摒弃保守心理,树立开放创新观念,克服依赖观望心理,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发展,切实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鼓励农民走农业商品经济道路。 劳动镇还大力发展技术型农民,引导群众学科学,用科学,顺应时代发展,提高种养殖技术的“含金量”。劳动镇庆丰村鸡场老板谭玲珑,花高薪聘请养鸡技术员方泽藩,为鸡场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并把先进的养鸡技术带到了农户家中。“我们发动农民和我们一起养殖,向他们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帮助养殖户提高鸡仔的存货率,降低疾病防控风险。” 农村发展要再上新台阶,就必须要培养一批“智慧农民”,依靠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把三农发展引导到依靠科学进步的轨道上来,为农村发展开辟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