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经常走石(盘)三(岔)路的司机,哪段路最让人郁闷和生气,百分之九十的司机都会说是坛罐,这是为什么呢?石三路不穿坛罐街上,从街边上经过,不容易堵车,应该不会遭致如此多司机的愤慨啊?难道有什么车匪路霸?非也!而是在坛罐段400米范围内,居然安装了十余条减速带, 减速带:顾名思义,是安装在路上让车辆减速的交通装置用于警告车辆驾驶人前方应减速慢行,设于主线收费广场、出口匝道适当位置,人流密集的地方。但是,石三路从石盘出发,经贾家,坛罐,玉成,兴隆,到三岔,只有坛罐才牛逼哄哄的存在有十余条减速带。如果是公路路政部门出于对行人的安全考虑,那么为什么就不考虑石盘,贾家,玉成,兴隆,三岔人民的行人安全问题,而独独考虑坛罐人民的行人安全问题,这恐怕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而如果是坛罐乡自己搞得,而且还有法可依,合理合法,那说明坛罐乡政府是真的躬身为民,处处替老百姓着想,大家都应该为坛罐乡有这么一群可亲可敬的领导点赞,而我们就要谴责石盘,贾家,玉成,兴隆,三岔政府领导的不作为。为什么不在自己的路段也安装上十余条减速带,保障行人的出行安全?如果是坛罐乡自己搞得,而又无法可依,违法设置,那就请问你们有什么资格在公路上设置减速带?是有钱没地方花?还是装神弄鬼?还是有米不卖,故意装怪?当你们沉浸在减速带迫使过往车辆明显减速的胜利喜悦的时候,当广大司机驾驶车辆行驶在一条四百米道路就有十余条减速带的时候,我们不禁要发问:这是怎样的一条道路呢?设置减速带维护了谁的利益?减速带在减速之外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的问题? (一)多数减速设施的设置缺乏法律依据和国家规范 (二)减速设施的使用范围被任意扩大 减速设施没有国家的标准规范明确认可,其使用范围也仅局限在收费通道、花园、小区、厂区、停车场、车库、加油站等特定场所。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一类减速设施的使用范围被任意扩大了,在公路及城市道路上的使用逐渐增多,虽然可以收到较好的减速效果,但却对道路的正常通行造成较大影响,遭到不少群众的非议。 (三)减速设施的过多使用与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干路先行通行原则不相符,并影响道路通行效率,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中确定了无交通信号灯控制交叉路口实行干路先行的通行原则,支路及次路上的车辆应注意减速或停车让行。而目前相当一部分障碍式减速设施设置在各类交叉路口的干路上,迫使通行干路的车辆减速,而且如果道路的减速设施设置过多,导致过往车辆频率减速,无疑会大大影响道路的通行效率。 (四)与交通管理组织中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管理理念相悖 (五)引发噪声和车辆损伤等其他问题 在道路过多设置障碍式减速设施还有可能引发诸多不良影响,如车辆行经减速设施产生的噪声问题;安装减速设施固定螺栓对路面造成一定损坏;载货汽车因颠簸导致装运物品散落;因突然紧急制动引发车辆追尾;对机动车辆内部结构造成一定损害以及对车内人员的人身伤害等等。
设置减速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们听到更多的似乎是群众的怨言,收到的效果未必完全好,通过设置一定的障碍物来达到车辆减速的效果不应成为交通管理工作的普遍和主要手段,它只能是解决局部复杂路段交通安全问题的辅助方法。所以在实际中应该研究和探讨更为合理科学的交通管理方法和措施,通过提升交通设计和交通设施的科学性、加大交通管理执法力度、进一步提高村民交通意识、不断完善交通管理制度等,改善场镇的交通环境,塑造乡镇良好形象。 如何安全通过减速带: 说到减速带相信每个司机都会恨它,有些司机觉得直接行驶过去太颠簸,于是变着法儿的尝试各种办法通过,大多数司机都会讲车辆绕道一边,单轮骑着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通过速度可以加快,舒适性也大大提高,但是实际上这是给驾驶员一种错觉,从而让驾驶员下意识地在通过类似减速带的时候提高车速,此时一侧的悬挂的抗变就会达到极限,但车主主观感觉车的跳动不是很厉害了,恰恰此时才是最伤害车辆的时候。有些司机过减速带时会直接刹车,直至完全通过,这样也是不科学的,因为急减速时前减震会产生压缩,导致抗变范围减小,受到冲击时候,保护的作用就会降低了。所以在过减速带时最好把刹车松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