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站队不问事实
关于问站队不问事实,朱大在《流氓的盛宴》里说,“最令人不安的是,国人一旦陷入某项争论,首先想到的是站队,而非对事实的探究,对真相的追求。这是一种流氓厚黑的悠久传统,只看利益、只挺兄弟,不看事实,不问对错。”易中天看来,这一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把水搅混,称之为“乌贼”。而对明显应该遵守的社会准则、法律规定,甚至常识,却毫无底线,胡搅蛮缠,老子天下第一。
比如,你随便说一句“日本人也有先进的地方”“国人有很多不足之处”“美国文化哪些地方优越”。他利马就反呛你,“你是小日本生的孽种吧”“数典忘祖的家伙,你还在中国干嘛?美国那么好你就去呗,用英语,别用汉字。”“你说中国人不好,难道你不是中国人?”国人在说话辩论过程中没有思考、批判和质疑。而喜欢用情绪攻击别人。
2、问动机不问是非
几千年来,国人始终没有学会简简单单以事论事的说话。国人既定思维模式,无论何种言论一出,潜意识第一念头就是:他这话什么意思?出于什么动机?代表谁说话?由此,各种讨论流于情绪化表达、站队选择、乱扣帽子、人云亦云,口水满天而离题愈远。这就相当于,皇帝新装里的小女孩指出了皇帝没穿衣服,但大家不去追究皇帝到底有没有穿衣服,而来拷打小女孩指出这个到底是何险恶用心。
今天的网络,我最厌恶的行为就包括动机论、站队论和心理分析。其实就是猜疑,冷酷,不容忍。律己之道应该在于忌浮躁、忌戳标签。少攻击、少刻薄;多倾听、多包容;不预设立场,就事论事。
3、问亲疏不问道理
国人自古就是以宗族,族群。地域,血脉为纽带的文化。家庭里,父母们把孝义的大旗一挥,就可以夹杂宣泄与教育的双重标准和孩子暴力相向。宗族制度的思想某些腐朽性延续千年,鲁迅说:普遍这么认为的,就一定对吗?新文化运动中对封建宗族制度的批判透彻而深刻,甚至根植于国民性中,想揭一点伪饰以引起疗救。反而成了异类。翻翻历史,多少孝是出于爱,还是来自伦理对个体自由的压制。
中国人也喜欢说“讲道理”,但这个“道”,是道德,而非讲理。或者把“理”解释成“情理”“面子”。所以社会、生活当中,国人纯粹讲理讲逻辑是讲不出去的。必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感化”下才能说服对方。如果这样还不能说服,就把“理”直接换成“力”,直接来硬的,马上搞定。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是逻辑,另一是被一些国人奉行的“中国逻辑”。那就是问站队不问事实、问动机不问是非、问亲疏不问道理。不信留心看看市井的大爷大妈谈论话题几乎100%都这样想问题。在中国,逻辑的最大敌人,恰恰就是这种中国式逻辑,因为严格来讲,这并不配称为“逻辑”,而是“反智”。关于中国式逻辑,陈丹青曾痛苦的说,“大部分贵国人过了三十,两种结局,要么走向平庸,要么走向恶。”这话翻译得直白一点,意思是,这种思维逻辑下,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蠢货,另一种是坏逼。
再说说我自己,由于摸透了国人的思维模式,所以从来不和他们争论,至今也没有创建过QQ群、微信群。我觉得有那浪费吐沫时间,不如自己看看书、写写文字有意义。我也深知,永远干不过那些喷子,有句话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夏虫不可语于冰。跟那些被情绪化的人讲道理,讲逻辑?他们只图个嘴上痛快!作为一个真正成熟的个体,一根杰出的老油条,就是要懂得:给疯狗让路,不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