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选了最近十年里,三位名人所做的毕业演讲。那么多的故事与经历,其实只想告诉你一件事:面对迷茫和不确定的未来,我们能做些什么?
1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找不到自我怎么办?
前不久,斯皮尔伯格为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一开头他就表明,自己在14年前才从大学毕业,因为大二的时候,他收到了来自好莱坞环球影城的梦想 offer,便果断选择辍学了。
他说:“我辍学,是因为我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不知道“我是谁”。而那也是
很多人毕业后即将要解决的事:角色定义时刻(character-defining moment)。
为什么会不知道“我是谁”?
“在人生的前25年中,我们被教导要倾听他人的声音。父母和老师用各种智慧和信息填灌我们的头脑,老板和导师也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告诉我们世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通常,这些权威的声音听起来很有道理。”
斯皮尔伯格说,点头同意他人的观点很简单。甚至,高中时期的他一度就让那些声音定义着自己,那正是不知道“我是谁”的原因。
他决定改变。“辍学后,我的世界观来自于自己脑海中的想象,而不是外界所教导的东西。”屏蔽了一定的外界声音,他早期的电影几乎都反映着自己最关心的价值观。而那也让他意识到,制作电影就是自己的使命。
所以,他的建议是: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样直觉才会到来。
“你的直觉与意识不同。它们通常一起出现,但仍有区分:
你的意识会说,‘这是你应该做的’,而你的直觉则会提醒,‘这是你能做的’。你要听从直觉,做自己能做的,而那就是最能定义你自身角色的东西。”
2、J.K.罗琳 从失败中获得安全感
在2008年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罗琳回顾了自己又穷又惨的那段时期。
上大学时,罗琳的父母希望她学一个更有用的学位,可罗琳想攻读英语文学。“在这个星球的所有专业里,父母大概觉得没有比研究古希腊神话更没用的专业了,那恐怕连一个独立卫生间都赚不到。”
接下来的事实也的确如此。“我曾经很穷,那并不是很高贵的经历。贫穷勾起了恐惧、压力,有时还有绝望。那意味着无数羞辱和艰难。
而靠自己努力摆脱贫穷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但是,只有傻子才觉得贫穷很浪漫。”
所以,她最害怕的事情不是贫穷,而是失败。
什么是失败呢?罗琳觉得,或许对面前这一批哈佛学生而言,他们的失败在别人看来已经是成功了。
“毕业后仅仅七年,我的失败如同史诗。一次无比短暂的婚姻迅速破裂,我失业,是一位单亲妈妈,简直就是现代英国人中最穷的那个,除了流浪汉。……从各种标准来说,我就是我所认识的最失败的人。”
“我也不打算告诉你们失败是有趣的。那段生活很黑暗,……我不知道黑暗期还要持续多久。”
“所以,我为什么要谈论失败的好处?仅仅是因为,
失败意味着脱离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我不再欺骗自己成为另一个人,我开始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唯一关心的事情中。如果不是因为从没成功过,我可能就不会坚定地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功
。我完全自由了,因为最糟糕的已经经历过了,而我还活着。我还有女儿,还有一台打字机,和一个巨大的想法。
人生的最低点,成了我重建生活的坚实基础。”
失败给予她安全感。
如果回到21岁,罗琳会对自己说:
“真正的幸福在于明白生活不是由一串成就组成的。你的资质和简历,那些都不是生活。……生活是艰难的,复杂的,不受任何人控制的。知道这一点会让你度过人生的跌宕起伏。”
3、娜塔莉·波特曼 没有经验能把事情做好吗?
娜塔莉·波特曼的经历大家应该不陌生吧。9岁就出演《这个杀手不太冷》,是一个公认的学霸演员,一边拍戏一边读书,还以全A成绩被哈佛大学录取,最后获得心理学学位毕业。
2015年时,她返回母校做毕业演讲,用那部大家熟悉的《黑天鹅》讲起了自己的“无经验”。
波特曼回忆说,当导演问她能否出演《黑天鹅》中追求完美的芭蕾舞者时,她觉得没问题。可开始拍摄后,却发现自己的舞步远远没达到电影要求的水平,这让她不得不付出百倍努力……她坦诚地说,
接受这个角色并不是出于勇气,而是出于“无经验”,那类似一种“无知”,让她意识不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挑战。
“如果知道自己的局限,我是绝不会去冒这个险的。最后,这次冒险成了我最好的一次艺术体验,也是最棒的一次人生经历。”
执导第一部电影《爱与黑暗的故事》时,波特曼也处于“无经验”状态。那是一部对白全是希伯来语的片子,她既要出演,又要担任编剧。她说自己“毫无准备,本该害怕这一切挑战的”,但“无经验”也成为某种独特的自信,帮助她完成了这一切。
她要说的是:
“你的无经验是一笔财富,会让你用最本能、最不受局限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每当着手新事物时,你要么让这种无经验将你领上他人走过的道路,要么就让它帮你开拓属于自己的道路,就算你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作者:Lens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