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14|评论: 2

[文朋诗友] 知识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人生?(转载:腾讯大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0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父亲去世后,当亲戚们要求埃利奥特立刻去找工作之时,是哥哥坚定地表示,弟弟必须去上大学,“我们都可以半工半读,不会花你们一分钱。”
   埃利奥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男孩。他出生在一个贫民区,那里除了随处可见的垃圾场,就只有锈迹斑斑的储油罐和肮脏的二手服装店。三岁那年他家搬到里维尔(Revere),还是落脚穷人聚集的地区。家里实在是穷,穷到没钱修补鞋底的破洞。大冷的冬天,为了御寒,他和哥哥不得不饿着肚子早早地上床,用毯子和衣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还记得有一次因为拖欠房租,他们还曾半夜搬家,一路上父母都在为钱的事儿声嘶力竭地争吵。
    那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美国,埃利奥特经历的,无非是一个穷人家庭的普遍命运。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8岁时跟随家人从俄罗斯移居美国,13岁辍学,在波士顿沿街叫卖袜子和内衣,后来攒钱开了一个小服装店。母亲也是俄罗斯移民的子女,父母经营着一家礼服出租店。婚后他们过了一段富足的日子,然而埃利奥特对此没什么记忆,因为他记事时正是经济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父亲的商店倒闭了,银行没收了抵押的房产,一家人跌入赤贫的困境。他最初的记忆就是坐在婴儿车里,被母亲推着前往四公里以外的救济站。回来的时候他得走路,车子用来堆放救济食品。
   父亲把穷归咎于萧条,母亲则把穷归咎于父亲的好赌与无能,两人经常在餐桌前当着孩子的面吵闹,家中充塞着屈辱和怨愤。埃利奥特记得,一天深夜他起床上洗手间,看见父亲独自坐在餐桌边,双手抱着头,泪流满面。
    这样的家庭,物质上是穷光蛋,精神上也是穷光蛋。家里没有产生任何关于艺术、历史或政治的话题,除了一本《旧约》和几张希伯来语的祈祷文,再无别的书籍。母亲主要的消遣是广播剧,父亲的消遣是赌博,为此挪用公款差点坐牢。这让埃利奥特显得更加平庸,毫无个性可言。
   读小学的时候,埃利奥特资质平平,胆小内向。他从不主动发言,若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总是面红耳赤期期艾艾。有一次老师罚全班同学抄写50遍“我再也不在课堂上喧闹”,否则不准回家。埃利奥特抄到大概30遍的时候笔尖断了,给吓得半死,眼看其他同学交了作业纷纷离开,他仍然一声不吭坐在位子上,不敢问老师可不可以削铅笔。在用牙齿去咬铅笔头的尝试失败后,他鼓起所有的勇气走到讲台前怯生生地问老师:“我可以用一下铅笔刀吗?”老师一把夺过铅笔,仔细观察后冲他厉声喝道:“果然不出所料,竟然咬断铅笔头来气我!”埃利奥特吓傻了,他说几十年后想起这事儿心里还会发抖。
   出了校门,埃利奥特也是被人欺负的对象。在信奉天主教的贫民区,他家是唯一一户犹太人,本就饱受歧视,再加上他身板弱小,更是同龄人的攻击目标。放学后他常常避开人多危险的地段,选择僻静的小路回家,即便如此还是会被高呼反犹口号的混子们揍得鼻青脸肿。
    失败与挫折的感觉伴随着埃利奥特,直到1949年。那一年,他的父亲被诊断出白血病,三个月后撒手人寰,只活了47岁。去世之前,父亲向母亲道歉,说自己走得太早,丢下一家困苦的老小。他尤其抱歉孩子们的生活将更加拮据,尤其是17岁的埃利奥特,一无所长,如果没有他的帮助,肯定不会有什么出息。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3-20 15:35
姿色改变命运!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3-20 15:35
姿色改变命运!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