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特派记者 杨育才 北京报道
一名30来岁的女人、四名法学教授、七名农业老专家,以及数十名黑龙江的企业家,他们,因为一个深陷牢狱的囚犯而走到了一起。在为
这名囚犯申诉的材料上,他们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将材料递交到法院、政府等不同的部门。这名囚犯,就是1998年时的“中国首富”郭建新
,当年热衷于改造盐碱地的他,在2002年因合同诈骗罪被判无期徒刑。
女人是为了坚守自己的爱情;四名法学教授,是希望平反一件在他们看来的错案;七名农业老专家,则是企盼着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万顷盐
碱荒漠变成绿洲;企业家,希望自己的同行能够得到公平公开公正的对待。
近日,郭建新的申诉材料递交至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目前正在等待立案。申诉材料认为,郭建新案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范畴,原判决的合
同诈骗罪应予纠正,郭建新应无罪释放。
[郭建新其人]
4年,从首富变成阶下囚
在短短的12年间,郭建新就经历了从倒爷、治土专家、中国首富到阶下囚的人生大逆转。
郭建新的传奇经历始于1989年。那一年,刚毕业的他被分配到黑龙江地方外贸公司,6月前往前苏联。当时前苏联市场匮乏,郭建新却看到
了商机。他以国产纽扣和拉链换回了前苏联的小径木和圆钢,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5年8月,郭建新在哈萨克斯坦得知当地培育出一种多年生植物新品种“高杆菠菜”,耐碱耐旱,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蛋白质含量甚至
相当于大豆,他毫不犹豫地买下该项专利,从此和改造盐碱、荒漠化土壤绑在了一起。
1996年6月,郭建新投资成立黑龙江省现代农牧业公司(以下简称“黑农公司”),开始在十几个省市推广其土壤综合利用治理的新产业化
模式,并申请三项国家专利。1996年,郭建新因治土有功,成为享受国家津贴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1998年,他被选举为黑龙江省九届人
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委员。
1998年1月,郭建新完成对内蒙古农垦总公司旗下10个农场的兼并,整个科尔沁7800平方公里草原的70年使用权全部置于郭建新集团之下。
有媒体估计其财富高达100亿元,并将郭建新推上1998年“中国首富”的宝座。
然而,1998年也成为郭建新事业的转折点。为了开发“科尔沁草原改造荒漠化建立生态城”项目,郭建新与澳洲诚信基金签订协议,澳方
投资30亿美元。后因亚洲金融风暴,澳洲诚信基金轰然倒闭,引发郭建新集团资金链断裂,致使合作伙伴与之反目。2002年8月2日,因与北京
富卓房地产公司签订的3000万元借款合同出现问题,富卓地产将之告上法庭。法院认为郭建新用粮食贸易四个字掩盖企业间高息借款,判为合
同诈骗罪,处以无期徒刑,郭建新因此入狱。
[郭建新其妻]
狱中等来了第二份爱情
郭建新入狱之后,妻子和他离了婚。他没有想到的是,服刑6年之后,他还能在狱中等来一份新的爱情。坐在记者面前的史冬梅,双眼皮,
大眼睛,脸上总是带着笑意,即便提到身在狱中的丈夫,她也没有唉声叹气。
史冬梅是郭建新的第二任妻子,他们是在监狱里领的结婚证。
1998年,还在上大学的史冬梅和郭建新有过一面之缘,此后一直没有联系。2001年,史冬梅在北京经商,很快积累起一笔财富。后来却因
受骗,损失惨重,大病一场。病愈之后,她到一个朋友的俱乐部担任总经理。2008年6月,史冬梅偶然间听说郭建新入狱,妻离子散,决定到哈
尔滨监狱去探望他。“我原本以为,一个被判无期关了六七年的人,一定很焦虑很颓废,但他完全没有。”史冬梅回忆说,“他一门心思地在
研究他的产业,监房里摆满了各种手稿。在监狱那样压抑的地方,他那种无限向上的状态,完全征服了我。”“从那一刻起,我相信他是被冤
的,于是决心为他申诉。”离开监狱时,史冬梅对狱警说:“郭建新不属于这里,我一定要带他出去。”
为帮助郭建新申诉,她辞了职,并找到裴广川,开始为郭建新取证申诉。
对史冬梅的选择,为郭建新代理申诉的北京市广川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前法律系主任裴广川记忆犹新。他说,2006年期间曾经
受理过郭建新案,但后来中途放弃,是史冬梅让他下了申诉的决心。2008年6月,史冬梅找到裴广川时,裴广川先泼了冷水,“这样的案件,即
使是冤案也费时、费力、费钱,而且搁置了6年,翻案非常困难,何况你跟他非亲非故。”
2008年9月,当史冬梅拿着自己和郭建新的结婚证再次找到裴广川时,裴广川被她惊呆了。
4名法学教授联名申诉:协议都履行完了何来诈骗
昨天下午,裴广川递给记者一本厚厚的申诉材料。
在申诉材料的目录中记者看到,120多页的材料中,申诉的新证据占了近80页。在申诉书的前部分,还有一份《四位法学专家法律意见书》
,签名的除了裴广川,还有国家检察官学院副院长单民教授、中国刑法学会前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前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子丹教授,以及
中国政法大学李显冬教授。
记者查阅后发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初审判决书对郭建新案做了如下叙述:被告人郭建新在担任黑农公司法定代表人期间,于1998
年3月,以黑农公司与富卓公司合作经营粮食贸易为名签订合约书,骗取富卓公司人民币3000万元。后被告人郭建新将上述款项用于偿还其公司
债务及经营。2001年12月,黑农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2002年8月3日,被告人郭建新被查获归案。法庭在系列质证之后,判决郭建新犯合同诈
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郭建新不服,上诉至北京市高院。北京高院的刑事裁定书((2004)高刑终字第106号)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
2009年2月,在收集了更充分证据之后,史冬梅和裴广川将申诉书递至北京市高院。5月6日,申诉又被北京市高院驳回。
“厚厚的材料中,最重要的就是两份合约书,完全可以证明3000万元是两个企业间的民事借贷,和诈骗无关。”裴广川向记者分析说。首
先,1998年3月的第一份合约中之所以用“粮食贸易”为名,是因为合同内规定收取12%的利息不合法,这还是富卓公司提出来的,而且双方会
计票根上都注明是“借款”。其次,合约还规定,黑农公司不能如期还款,富卓公司将占有黑农公司50%的股权作为抵押。三个月后,黑农公司
股东会出具了同意转让50%股权的决议给富卓公司。第三,2000年5月10日,郭建新未能如期还款,富卓公司要求将50%股权重新转为郭建新个人
无期限债务,并将3000万元改成了偿还4000万元,双方重新签订《还款协议书》,按照该协议,富卓公司拉走了20多吨价值8000多万元人民币
的高杆菠菜种子。“两份协议其实都已经履行完毕,何来诈骗?”
据史冬梅透露,郭建新在狱中表现良好,已获两次减刑,从无期徒刑减为18年徒刑。“假如现在不能撤销‘合同诈骗罪’,他出狱后还会
继续申诉。”
老专家感动于其理想:有生之年希望看到盐碱地变绿洲
在裴广川的眼里,郭建新是个浪漫又理想化的人,他曾豪迈地对同事说,要用数十年的时间,把荒芜的盐碱地全部变成良田。郭建新的绿
洲理想,打动了7名农业老专家、数十名黑龙江企业家。
2008年,我国发布《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规划期内全国耕地保有量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
亿亩和18.05亿亩。“要保证18亿亩的耕地红线,仅仅依靠限制建设用地是不够的,根本的问题还是要加大对盐碱荒漠化土地的治理改造。”龙
显助说。
在联名建议书中,龙显助和几位专家写道:“我们是退休的几位老知识分子,在岗时为国家粮食安全效力,退休后仍心系于斯,一项涉及
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业项目,急需郭建新来主持实施,企盼国家采取特殊政策让他尽快走出高墙为国效力……我们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茫茫的
盐碱荒漠变成绿洲。
(本文来源:新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