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昔日贷款上大学,创业捐赠10万元
10万、100万、1000万,看上去冷冰冰的几个数字,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季中温暖校友,广为流传。2016年6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典礼中举行了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捐赠仪式,来自2011级中医学的毕业生施超同学在校期间就自主创业开办公司并实现盈利300万,毕
业之际为感谢母校的培育之恩,向学校图书馆捐赠价值10万元的图书,并放言希望在母校七十年校庆捐款100万,一百年校庆时捐款1000万。校长为施超颁发了捐赠证书,他也成为应届生校友捐赠第一人!
施超曾是一名来自江苏农村靠着国家助学贷款进入大学的贫困学生,但他不甘心仅仅依赖国家的资助,而是希望凭借自己的头脑和双手立足于社会。大一进校后,他利用课余时间做各种兼职挣取生活费,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偶然的一次机会,他看到毕业的师兄师姐们
把旧书当废品扔掉,觉得十分可惜也十分浪费,同时发现这是一个潜在的商机。他开始收集筛选有用的旧书,开启了摆地摊的创业之路,并赚取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大二时建立了自己的创业根据地—-“超然书斋”。随着业务的发展,大三时他创办了“江苏超然文化发展
有限公司”,当他成为了总经理而不是小老板后,才发现由于财务、税务、营销、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知识的欠缺,让他多次碰壁,遇到了创业的瓶颈。此时国家兴起了“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浪潮,学校举办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他积极参加“创客沙龙”与“
创客讲坛”等系列讲座及SYB培训,与校外创业导师、青年创客和创业校友面对面交流,获益匪浅,对公司业务的经营更加有序。施超的书斋每年会拿出一部分的收益资助学校的一个创业者联盟,帮助有想法的同学启动计划。每年学校的同学们去支教时,他也会给那些山
区的学生带去课外书,每年都会捐出2000本。施超的创业事迹得到了多家媒体的专题报道,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故事二:创客联盟,追逐梦想
临床医学院2013级中医学学生张逊朗,不甘于平凡,大一入学便努力学习,才思敏捷,积极进取,参与学校各类活动,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的他,利用课余时间兼职挣取生活费,同时也激发了很多他创新创业的灵感。张逊朗在学校担任主要学生干部,工作出色,曾获四川
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多次荣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科研创新创业奖”等称号,在创新创业成绩突出的他,于2016年在临床医学院成立创客联盟学生组织,给了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创新创业交流的平台。
在2014年-2016年期间,他带领着他的创新创业团队先后荣获2014年、2016年“创青春”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15年“互联网+”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等省级奖项,及多项市级、校级一二等奖,热爱创新创业,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学习创新创
业相关知识的他,通过不断地学习,于2016年创立成都朗朗书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身中医世家的他认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他想通过创新创业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发展中医药事业,传播中医药文化,因为这是作为中医人的责任。
他所创建的成都朗朗书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要销售大学生各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学生的学习资料;在为广大学子提供学习和生活服务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探索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计划。公司努力建好“朗朗书生微信商城”、“朗朗速递”、“大学生
课外培训超市”、“谷米广告设计工作室”和大学生“双创中心”等平台和团队,不断创新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并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药材种植加工、中药保健食品开发等方面开展更多创新实践。此外,张逊朗一直以来积极回馈母校,赞助了许多学生活动,为学弟
学妹们送上各种福利。除了朗朗书生公司,他成立的“创客联盟”,吸纳了更多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同学参与其中。他也为更多的同学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有正式员工二十余人,在张逊朗的带领下,他们团结进取,开拓思维,让公司得到不断地发展,
在更好的为广大学子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他在谈到创新创业收获时说“创业是我学好专业的动力,也是提升能力的机会,在创业中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享受大学生的精彩”。
故事三: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创业梦想
鲜浏霖系2011级七年制中医学(针灸英语方向)学生,学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代表,领创的创业项目“点将”推拿02O综合推拿服务平台,荣获“创青春”“挑战杯”“中国创翼”等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研发的“针灸标准化刺激系统”荣获“2016共创未来•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成都赛区唯一一等奖,全球总决赛三等奖;主研的科研创新项目“视佳佳青少年视力健康工作室”荣获“创业天府•成都市创新创业大赛”分赛区一等奖等荣誉。并于2015年12月创办成都岐黄春秋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从科研创新到成果转化的过程,目前公司运营近一年以来,实现营业收入超十万元,先后吸纳两名应届毕业生共同参与创业、就业,取得专利两项,版权(著作权)两项,各类科研项目在核心期刊等全国性刊物发表研究论文5篇,创新创业项目被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故事四:“香菇王子”的产学研之路
2014级中药学庾洋同学,来自农村家庭,继承了家乡勤勉实干的传统,和睦淳朴的家风赋予了他朴实无华的气质和踏实奋进的作风。三年来他一直担任班长的职务,所在班级被评为了“五四先进班集体”、“校级优秀班集体”。其个人连续两次获得“优秀团干”称号、“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医院志愿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的称号。
在国家鼓励产学研有机结合,创新创业,科技扶贫的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通过参加学校的创新创业培训,该生积极投身实践,对四川通江香菇、木耳等菌类种植的实地考察,并与通江山霸王有限公司合作,对通江特产的香菇,木耳等菌类进行深加工开发并设计了香菇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通过大量的试验和可行性论证,不断优化香菇产品深加工的工艺条件,开发出了香菇酱、香菇味素、香菇饮料等香菇深加工产品,对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2016年“第一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暨实验教学改革大赛”,该生与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54所院校的同学同台竞技,其作品“革命老区通江特产——药食两用菇类的深加工研究”获得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板块特等奖,是所有参赛院校中最好成绩。
这些故事正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众多创新创业事迹中的缩影。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和培训,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不断得到激发,取得较好社会影响。中医学子积极参加各级“双创”大赛,取得了优异成果。近五年,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4项。
大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当大力推广创新创业培训,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引领性力量。成都中医药大学大力宣传创业先进典型,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培训,助力大学生创业者的发展,学校中也涌现出了更多像施超、张逊朗、鲜浏霖等的“创业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