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面包树下

成都大学生薪水只比农民工高200元,合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2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黄蜂在2009-9-11 19:36:00的发言:
明知道上大学是场骗局,却偏要往里钻!平民的悲哀。

不会吧,明知道是骗局,还要往里钻?


 


如果有,只能是脑残的人才会这样。


 


能考上正规大学的人,莫得一个是瓜的。


 


出来找不到工作,实际上是找不到“既轻松,收入又高”的好工作。

发表于 2009-9-12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gongpingsc在2009-9-11 10:57:00的发言:
农民工吃的苦,现在的大学生能吃吗?农民工那一千块钱是实实在在挣的。而现在的大学生顶个屁用,能干什么啊?特别是大专、本科生,有什么本事可用的?有一千块就不错了。

发表于 2009-9-12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生算个球

发表于 2009-9-12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真正学到本领的,也不至于如此1!!!!!!!!!!!!!!!!!!!!!

发表于 2009-9-12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你一生下来  就在读书吗?张口闭嘴农民工农民工 农民工比你付出得多得多。

发表于 2009-9-12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福建的家具厂,大学生开数控机床2000,手工木工10000元,雕刻木工的雕脸师傅3万元。

发表于 2009-9-12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拿多少薪水看的不是学历而是能力

发表于 2009-9-13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老先生。


 


现在,像帖子描述的“大学生”还不少见。就是属于那种,“自己拉不出来屎,怪地球没有吸引力”。

发表于 2009-9-13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y有这么多客观理性的分析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楼主的这个题目本身就说明楼主是没有前途的,起码按着这种思维行事是可笑的!

发表于 2009-9-13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教育的失败,但同时也是教育的成功,因为大家的素质开始接近了

发表于 2009-9-13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黄蜂在2009-9-12 22:05:00的发言:

“正规”大学?学生能进去的哪个不是教育部门批准的?哪个是二奶生的?谁给你说的哪个学校不正规?每年600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他们都是不正规院校出来的?你骂得痛快,愚民就是这样脑残。他们不脑残怎会白白让高校诈骗十几万,你真聪明,恭喜你!


你看你个低素质的表现。


 


现在的大学生中,有不少是“三本”都考不上,就像你一样,交高价上了个“三奶生的”民间大学(其中不乏无证无照的“黑大学”,媒体上屡见报料。)


 


这些人高考250分,交了几万元(四年十多万),混了个“大学生”牌牌,毕业的时候也挤进大学生就业队伍,不能完全说这帮“大学生”中间没有聪明人,但是总体层次相比正规大学的大学生差了很大一截,他们就业,当然就更加困难,毕竟,250分和5、600分,不在一个档次上。


 


 


自己读书不得行(虽不敢说你脑残,但至少可以说你智商较低),又不愿意当农民工,只好让那些“二奶”大学“诈骗”十多万。你为什么不动动脑筋,仅以川大为例,它的不少专业每年的学费都在三千多,而锦江学院每年一万多的专业多的是,难道你真不知道二者的区别?


 


估计你就属于这种情况,考了300多分,父母帮你出了几万元,找了个“二奶”大学(充其量考个二级挂靠学院:比如川大锦江学院、川大龙泉校区、西财绵阳天府学院、交大峨眉校区等等),四年下来不下十几万,毕业时人家一看学校名,就不要你。


 


所以,你才会发出这样的“哀怨”。由于你们的“搅局”,让很多正规大学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其实,你一开始就去当“农民工”,干到现在,肯定比大学生收入高,咋会大学生比你高200元哦。

发表于 2009-9-13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瓜子,合理,有力出力,有汗出汗,工资多少,老板知道怎么算,不干事,成天叫工资这样的人工资就是高不了,学历又不是金字招牌,

发表于 2009-9-13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膏药一张,看个人的熬炼。同一个班级的大学生,同一张文凭,含金量有很大不同的。有的每月能拿3000-5000元,甚至更多。有的连800元都没人要。我这个七十岁的老大学生(高工)在成都还有单位愿意出3000元呢。我儿子是个年轻工程师,在成都国企每月4000元。我们家教育很严格,读书要好好读,工作要爱岗敬业,不准打麻将,有了(航天)工作,还要不断学习,否则就会被淘汰。

发表于 2009-9-1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相当于六十年代的中学生。我们那时五年大学毕业,出来见习一年,第二年转正就独立担任(航天产品)设计了。那时我们在大学是在认真读书,不准谈恋爱,主课不及格就留级。我们班入学时三十个人,毕业时只有原来的十九个。

发表于 2009-9-12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在的,农民工会一门技术的是靠真本事挣钱,修表的,修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的,修家电的,装修房子的,卖菜卖肉的,修补皮鞋的......还有野三轮...辛辛苦苦老老实实的当然该挣等值的钱。大学生不服可以去干这些活啊.....!

发表于 2009-9-12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群不重视知识的脑残,难怪中国没有希望。

发表于 2009-9-12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大学生薪水只比农民工高200元,合理吗?”


 


依楼主的意思,一定是不合理了。其实这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不合理。你以为现在的大学生因为有了文凭,有了仿佛比农民工多学了些书本知识的本钱,就可以理所当然的比农民工多拿多少钱了么?姑且不说现在的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如何,殊不知,一个人经验和悟性的重要程度也远在书本知识之上。现在又不存在“物以稀为贵”的问题,就像一堵墙倒下来随便都可以轧倒几个“总”一样,哪里不是大学生嘛?遍处都是。当然,我倒不是有意想贬低学知识,拿文凭。就连前几年我儿子,也是我逼着他去边工作边读书拿了个本科文凭的(但现在的一些文凭恐怕只有天知地知确实不敢恭维)。还是静下心来,夹着尾巴多干实事,多学本事吧。有了真才实学是驴是马敢牵出来溜了,你害怕挣不倒钱?!再说,现在是市场经济,企业主也学精灵了,大都实行的是定岗、定职、定薪酬。还有,千万不要来不来就拿农民工比,是不是农民工就该拿低工资?如果是这样认为,那只能说明楼主的极端幼稚。现在的所谓农民工,只是没有城市户口(其实就是有城市户口也没什么了不起,)而在城市务工人的一个代名词。他们当中有一技之长的人多的是,有能耐的更是不计其数,老板要给他高工资难道心里没一杆称?!

发表于 2009-9-12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hinlee在2009-9-12 12:45:00的发言:

不会吧,明知道是骗局,还要往里钻?


 


如果有,只能是脑残的人才会这样。


 


能考上正规大学的人,莫得一个是瓜的。


 


出来找不到工作,实际上是找不到“既轻松,收入又高”的好工作。


“正规”大学?学生能进去的哪个不是教育部门批准的?哪个是二奶生的?谁给你说的哪个学校不正规?每年600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他们都是不正规院校出来的?你骂得痛快,愚民就是这样脑残。他们不脑残怎会白白让高校诈骗十几万,你真聪明,恭喜你!

发表于 2009-9-13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本应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经历,然而,今年刚从某省属高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连峰,却一直没找到工作。当他得知武汉某技校能将毕业生输送到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后,就报了名。和他一起“回炉”的大学生中,有7名是本科生。开学才两





pluginspage="http://www.macromedia.com/shockwave/download/index.cgi?P1_Prod_Version=ShockwaveFlash"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360" height="300">
周,连峰便出惊人之语:“大学里学的知识很空,派不上用场。”“我的大学真是白读了!”(9月12日《楚天都市报》)

    连峰的话宛如一枚重磅炸弹,很冏很雷人,但他却点中了当今教育的死穴——即教育与现实严重脱节。

    笔者带过的好多学生因找不到工作来找我诉苦,而笔者的一位负责招聘的人事部门朋友却说,现在的大学生,单位要用的他不会,他学的单位却没用。两厢比对,教育和实际的脱节可见一斑。

    记得我们那个年代,有个口号,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如今回头再来看,日常的数学,仅限于购物时的加减乘除;物理知识也顶多是在自己换灯泡时发挥点“作用”;而那些化学元素,那些当初绞尽脑汁要给配平的化学方程式,都已成为淡忘的记忆。

    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务处新来了个研究生,开会让做记录,结果啥也没记下来。主任让起草个通知,硬是半天拿不出手。细聊之,大学根本就没给他们开过应用文写作这门课。而我们的大学生,四年里“钻研”的“高深”东西,离生活万里之遥。这又能全怪大学生吗?

    正是这种“学的没用,用的没学”的现状,造成了大学生的择业困惑。而一句“大学白读了”的感慨,也足以让社会惊醒。高等教育,当从学生职业规划入手,而不是教给他们一些脱离实际、程式化的符号,“以不变应万变”的教育方式,实际是对人才培养的不负责任。虽然以上所说的仅是个案孤例,但我们的社会应当从中感悟出一些道理。

发表于 2009-9-13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官本位思想作怪!读书。当官。发财。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