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武汉市民武小姐因婚恋问题离家出走。此后三年间,她的母亲四处打听她的下落,没有结果。前年母亲罹患肝癌,不幸去世。因家人联络不上,母亲下葬时她未能到场。如今武小姐定居北京,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小孩,今年清明无法抽身回武汉祭扫,于是联系上墓区,要求代为祭扫,还要祭扫者“表现得悲伤一点,最好能哭出来”。墓区方面最后满足了武小姐的要求,通过微信视频向她直播了祭扫过程,并真的“替”客户流下了眼泪(据昨日《武汉晚报》)。
代客哭坟、跪拜磕头、上香祭酒,近年清明期间代人扫墓的生意悄然兴起。不少商家瞄准商机拓展“业务”,甚至不乏兼职大学生的身影。这种现象受到不少的批评,反对者认为,清明扫墓,讲的是真心实意。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百行孝为先”的传统,“如果连扫墓都弄虚作假,先人泉下有知,该作何感想?”亲情无论如何不能商业化,有网友就直言武小姐的做法“很假”。
请人哭坟、现场直播,到底是好是坏?我感觉不可一概而论。商业无孔不入,把拜祭先人的心意变成形式主义的作秀,固然值得批评,但我们也要考虑到,不同处境下的人,怀念逝者可能面临的不同障碍。代武小姐祭母的柴先生就说,初入行时自己也心生反感,“他又不是我的亲人,怎么不自己来?不是我的父母,凭什么要我跪?”但接触过后,他发现每一个不能亲自来祭扫的客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不得已。武小姐过去跟家里多有冲突,现在又肩负照顾小家庭的责任,虽说“死者为大”,但并不意味着武小姐当初选择自己的路,她就有错。请人代祭、哭坟,与过去和解,求心灵安稳,用现代一点的话说,这叫不得已之下,把一部分情感劳动外包。
实际上,华人世界的丧葬文化,“哭丧”有着长久的历史。儒家传统中,“哭”不仅是情感的表达,也事关重要的礼仪。有的死者家属因哀恸欲绝或其他原因哭不出来,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会认为往生者的家属不够孝顺,因此,有的家属会请哭丧女来代哭,并营造葬礼的哀伤气氛,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哭丧”赋予了后人的孝心和追思以某种外在形式。没有哭丧营造出的“仪式感”,人的心意,以至“慎终追远”的价值观,都无以得到表达;失去亲人的痛苦情绪,也难以得到宣泄。我觉得,近年兴起的代客哭坟、微信直播,不过是新的时代和技术条件下,“哭丧”的新变体而已。
假如哭坟只是为了应付外在压力,装门面、装孝子贤孙,当然不宜提倡;但假如在有“心”的情况下,又肯花钱通过举办仪式来行“礼”,心礼俱在,我认为未尝不可。毕竟,武小姐请人“哭坟”,不是要表演给亲戚朋友看,“我是个大孝女”,而更多出于内心需求,且不碍其他人什么事。时代在变,“孝道”的内涵也在变。过去讲“父母在,不远游”,而现在是迁徙社会,又有多少人能达到“不远游”的孝子孝女标准呢?所谓“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心诚则可,至于外在的表达方式,还是要顺应时代、尊重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