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v=500,300,true]http://files.pajyj.net.cn/感动校园十大人物/颁奖典礼.flv[/flv]
(详见蓬安教育网站)
蓬安县2009年度“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事迹简介
刘向阳,生于睦坝乡5村3社,1973年至1980年在睦坝乡中心小学读书,现任中铁二局城通公司总经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睦坝小学未能幸免于难,学校大门横梁断裂,教学楼移位,综合楼栏板倒塌,教职工宿舍开裂,校舍成为危房。他了解情况后在上海奔走呼吁募捐。去年7月1日,蓬安县红十字会收到上海力行集团董事长王健先生个人捐款100万元;今年3月30日,睦坝小学收到上海蜀通公司总经理彭小平先生个人捐款31.147万元……这些都是刘向阳总经理募捐的结晶,他为母校重建募集资金达1,311,417元,修建了“力行教学楼”,并添置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王 云:蓬安县正源镇红豆村人,1980年至1992年曾就读于正源小学,现任上海明泉集团董事长。他历经多年艰苦奋斗,终于成就大业,闻名海内外,享有儒商之称。他虽致富于大上海,却始终心系家乡,情系教育。几年来,先后为正源小学、正源初中、巨龙职中捐资340万元改建校舍,添置设施设备。2006年8月,他出资100万元在我县设立了“王云奖励基金”,助贫寒中小学生续了求学梦,助贫寒大学生圆了大学梦。
李茂碧:51岁,金甲初中教师。32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师爱母爱共存。无论是调皮的谭鹏,还是留守儿童刘博,无论是家庭经济困难的李虎兄弟姊妹三人,还是性格内向胆小、成绩较差的邓玮……她始终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化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力求让每个学生成才,深受学生及家长的好评。她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的表彰,2008年被评为蓬安县“百佳教师”。她是真的化身、善的使者、美的象征。
马琼珍:平头小学教师。她兢兢业业教书,默默无闻奉献,24年如一日。学生病了,她亲自护送到医院,垫上医疗费;学生家里遭了灾,她千方百计挤时间去慰问;学生参加学校文艺演出,她亲自当编剧和导演;学生参加各级运动会,她又临场当教练。为了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不管是休息的日子,还是工作的时间,她都会毫无保留地把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传授给他们,不厌其烦地启发引导他们;为了学校的不断跨越,她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贡献了全部的才智。即使在与病魔搏斗的最近3年,她也没有离开讲台,没有离开学生。
段景芳:退休教师,福德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退休17年来,将余热奉献给了贫困大学生、重病儿童、留守儿童和困难群体。唐雪、唐端随他生活了7年;段龙、李梦霞、段尉、段孝林等贫困大学生,因为有了他的资助,才顺利跨进大学校门;陆超、朱浪等4名留守重病儿童,因为有了他的及时救助,病得到很好治疗;还有段科全、段嘉凌等“问题学生”,因为有了他的耐心辅导,成为了优等生。张永秀老人、段碧书老人等病后,他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困难……,段景芳先后拿出37,200元资助贫困学子和困难群体。他用执着刷新着自己的人生标杆,他用奉献演奏着“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的美好乐章。
王钟丹:蓬安中学教师。他步入教坛已17个春秋,对学生有爱心,有耐心,有诚心,能操心。 他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家庭情况、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个性脾气等,对“留守学生”,他更是从生活上贴心关照,怕他们孤僻,怕他们自卑,怕他们生病,经常深入寝室嘘寒问暖,及时解开他们的心结。高2008届王婷同学开始出类拔萃,可到高三以后成绩明显下降。他了解到她因学习压力太大,太疲倦而一味放松自己,松懈了上进心。针对这种情况,他耐心地给她讲道理,并多次与其家长沟通,每天晚自习后都要了解她当天的学习情况,渐渐王婷充满了上进心,最后考上了四川农业大学。
唐 渊:诸家初中校长。2008年春节前,因学校搞基础建设,唐渊超负荷工作,病倒在了学校里,在同事的再三恳请下,他才住进了县人民医院,检查结果为重度肝炎。2008年,唐渊在医院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但他仍未忘记学校的建设,教育局批准的请假条他悄悄地藏起来,出院后带病坚持工作。他五年以每月200元的生活费资助贫困的广元市旺苍中学高一学生赵涛,用一笔笔汇款和一封封信件改变了赵涛的一生,即使在病床上仍未忘记给赵涛寄去生活费。他以一种无声的启迪,一种无语的榜样,一种无形的力量,热心助人,不求回报,大爱无疆。
艾尚荣:54岁,共产党员,银汉小学教师.1976年6月,银汉镇5村张某夫妇为家事争吵,其妻杨某斗气跳入该村的来苏水库自寻短见,丈夫直呼救命。艾老师闻声冲至水库边,救起了奄奄一息的杨某。现已儿孙满堂的杨某逢人就道艾老师当年的救命之恩。1984年7月,银汉镇5村10社杨某由于天气炎热到来苏水库洗澡不幸被淹。刚下班回家的艾老师闻讯后,不顾母亲阻拦,直奔水库救人。因为时过晚,杨某被救上岸时已气绝,艾老师深感遗憾。2008年7月,银汉河段洪水暴涨,一位儿童不幸被卷入洪水中,艾老师看见后,奋不顾身跳进急流将其救出。他一次次的英雄壮举,在银汉老百姓中广为传颂,银汉镇党委、政府授予他“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唐 宁:白玉明德小学教师。在村小工作近三十年,在崎岖的山路上点燃了知识的火把,在寂寞的悬崖边拉起了孩子们求学的小手。古楼村、大兴寨既留下了唐老师在刺骨的河流中背孩子过河、在蜿蜒小路上步履蹒跚的身影,也留下了乡亲噙满了泪花送别的画面;在寒风凛冽的冬季,他批改作业的灯光常闪烁至深夜;在因贫困即将辍学的唐育英家中,他苦口婆心地与其家长摆谈并送去资金,教室里又响起了唐育英的读书声;妻子因患腰椎骨滑脱病症,去川北医学院做手术,术后在家一躺就是四个多月,他坚持往返于家、校之间,从未请过一天假,从未缺过一节课。他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龙召祥:1971年参加教育工作。在凤石乡尖山村小学一待就是38年,长期担任村主任教师。他不图名利,不计得失,关爱学生。同学生病了、摔伤了,龙老师比其父母还着急,常常自己垫钱为学生看病拿药,有时候还上山采草药,为学生包扎并背学生上学。今年2月,他身患重病仍拒绝住院,打着点滴坚持为学生上课。他用人格形成感染、感召、感动的“磁场”,他站好了教师的最后一班“岗”。
母凯全:1993年生于蓬安县相如镇青龙嘴村,现为城北初中2010级9班学生。当同龄的孩子活蹦乱跳进幼儿园时,他却只能在轮椅上艰难度日。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一瘸一拐地摇晃到了乒乓球桌边。虽然人们的嘲笑让他难受,但他仍顽强地坚持着每天“两小时”的训练。10年间,3650个“两小时”,他百折不挠地磨砺着自己的意志。“蚌病成珠”,这个先天肢残的男孩今天终于成就了自己人生的美丽“神话”:在全省第六届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上,母凯全一举获得乒乓球TT6级男子单打金牌。 2007年 5月20日第七届全国残运会,母凯全获乒乓球TT6级男单银牌等殊荣……他用顽强的毅力奇迹般地甩掉了轮椅,神奇般地登上了共和国的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