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43|评论: 24

[及时新闻] 不能让贪腐冠上“人民的名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2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了这个清明节社交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并引发年轻人纷纷“追剧”。这部被业界誉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无论是人物设定、背景格局还是社会深度,较以往作品都有重要突破,反面角色的人物设定更是突破以往尺度直至副国级。

  大剧一开播,出现的“反角”个性特点鲜明,贪腐手段“高明”,带来的一连串精彩表演令观众唏嘘不已。骑自行车上班,住筒子楼,吃炸酱面,每月给乡下老母汇300元生活费的赵处长看似清贫,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却有一冰箱、一床、一整面墙的现金,总数超过2.3亿元。请司机去外地接母亲掏出1000元油费的丁副市长,言之凿凿“廉洁必须从我这儿做起”,却向赵处长行贿1600万元之多。贪腐手段、数额不同的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特点——给贪腐行为冠上“人民的名义”。

  “我们大家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 ,“我们这是为人民服务的……”一口一个“党和人民”,看似廉洁勤政、正义凌然,实际上是把“人民的名义”当作了“遮羞布”,在“人民的名义”下干着贪污腐化的苟且之事。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即使是罪行败露的前一秒,这些贪官仍抱着“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决心,睁着眼睛说瞎话到底,令人感到可笑又可悲。

  实际上,该剧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政治和反腐生态,所讽刺的官员原型正来源于日常生活,来自于群众身边。正如一些官员强调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下基层调研却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走马观花,来去匆匆,怕沾染了“泥土”气味。一些官员声称“民之所呼,我之所为”,却视上访为“瘟疫”,以维护和谐稳定为第一责任将群众拒之千里之外,树起一座无形的“隔阂墙”。一些官员宣扬“发展为了人民”,在制定大政方针、发展规划的时候,却只想着个人利益忽视群众利益,重视短期效益忽视长远发展,使得“民生工程”蜕变为“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党员干部行使的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时,应该站在人民的立场,而不只是冠以“人民的名义”。一项政策的出台、决策的执行,对谁有利、对谁不利,人民群众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心无法糊弄,更不能糊弄。只有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气魄,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才能真正增强人民的信任感,提升党的凝聚力。

  “人民的名义”,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词语,更是一份庄严而郑重的责任,告诫着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人民的名义”下行弘扬正义的正气之举,勿干贪污腐化的苟且之事。(谢鸿瑞)

来源:四川新闻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2 13:31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了这个清明节社交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并引发年轻人纷纷“追剧”。这部被业界誉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无论是人物设定、背景格局还是社会深度,较以往作品都有重要突破,反面角色的人物设定更是突破以往尺度直至副国级。  大剧一开播,出现的“反角”个性特点鲜明,贪腐手段“高明”,带来的一连串精彩表演令观众唏嘘不已。骑自行车上班,住筒子楼,吃炸酱面,每月给乡下老母汇300元生活费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2 14:08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了这个清明节社交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并引发年轻人纷纷“追剧”。这部被业界誉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无论是人物设定、背景格局还是社会深度,较以往作品都有重要突破,反面角色的人物设定更是突破以往尺度直至副国级。  大剧一开播,出现的“反角”个性特点鲜明,贪腐手段“高明”,带来的一连串精彩表演令观众唏嘘不已。骑自行车上班,住筒子楼,吃炸酱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2 20:31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了这个清明节社交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并引发年轻人纷纷“追剧”。这部被业界誉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无论是人物设定、背景格局还是社会深度,较以往作品都有重要突破,反面角色的人物设定更是突破以往尺度直至副国级。  大剧一开播,出现的“反角”个性特点鲜明,贪腐手段“高明”,带来的一连串精彩表演令观众唏嘘不已。骑自行车上班,住筒子楼,吃炸酱面,每月给乡下老母汇300元生活费的赵处长看似清贫,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却有一冰箱、一床、一整面墙的现金,总数超过2.3亿元。请司机去外地接母亲掏出1000元油费的丁副市长,言之凿凿“廉洁必须从我这儿做起”,却向赵处长行贿1600万元之多。贪腐手段、数额不同的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特点——给贪腐行为冠上“人民的名义”。  “我们大家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 ,“我们这是为人民服务的……”一口一个“党和人民”,看似廉洁勤政、正义凌然,实际上是把“人民的名义”当作了“遮羞布”,在“人民的名义”下干着贪污腐化的苟且之事。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即使是罪行败露的前一秒,这些贪官仍抱着“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决心,睁着眼睛说瞎话到底,令人感到可笑又可悲。  实际上,该剧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政治和反腐生态,所讽刺的官员原型正来源于日常生活,来自于群众身边。正如一些官员强调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下基层调研却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走马观花,来去匆匆,怕沾染了“泥土”气味。一些官员声称“民之所呼,我之所为”,却视上访为“瘟疫”,以维护和谐稳定为第一责任将群众拒之千里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2 22:14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了这个清明节社交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并引发年轻人纷纷“追剧”。这部被业界誉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无论是人物设定、背景格局还是社会深度,较以往作品都有重要突破,反面角色的人物设定更是突破以往尺度直至副国级。  大剧一开播,出现的“反角”个性特点鲜明,贪腐手段“高明”,带来的一连串精彩表演令观众唏嘘不已。骑自行车上班,住筒子楼,吃炸酱面,每月给乡下老母汇300元生活费的赵处长看似清贫,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却有一冰箱、一床、一整面墙的现金,总数超过2.3亿元。请司机去外地接母亲掏出1000元油费的丁副市长,言之凿凿“廉洁必须从我这儿做起”,却向赵处长行贿1600万元之多。贪腐手段、数额不同的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特点——给贪腐行为冠上“人民的名义”。  “我们大家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 ,“我们这是为人民服务的……”一口一个“党和人民”,看似廉洁勤政、正义凌然,实际上是把“人民的名义”当作了“遮羞布”,在“人民的名义”下干着贪污腐化的苟且之事。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即使是罪行败露的前一秒,这些贪官仍抱着“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决心,睁着眼睛说瞎话到底,令人感到可笑又可悲。  实际上,该剧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政治和反腐生态,所讽刺的官员原型正来源于日常生活,来自于群众身边。正如一些官员强调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2 22:20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了这个清明节社交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并引发年轻人纷纷“追剧”。这部被业界誉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无论是人物设定、背景格局还是社会深度,较以往作品都有重要突破,反面角色的人物设定更是突破以往尺度直至副国级。  大剧一开播,出现的“反角”个性特点鲜明,贪腐手段“高明”,带来的一连串精彩表演令观众唏嘘不已。骑自行车上班,住筒子楼,吃炸酱面,每月给乡下老母汇300元生活费的赵处长看似清贫,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却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2 22:24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了这个清明节社交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并引发年轻人纷纷“追剧”。这部被业界誉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无论是人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2 22:29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了这个清明节社交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并引发年轻人纷纷“追剧”。这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2 22:51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了这个清明节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2 22:55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了这个清明节社交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并引发年轻人纷纷“追剧”。这部被业界誉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无论是人物设定、背景格局还是社会深度,较以往作品都有重要突破,反面角色的人物设定更是突破以往尺度直至副国级。  大剧一开播,出现的“反角”个性特点鲜明,贪腐手段“高明”,带来的一连串精彩表演令观众唏嘘不已。骑自行车上班,住筒子楼,吃炸酱面,每月给乡下老母汇300元生活费的赵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2 23:40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了这个清明节社交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并引发年轻人纷纷“追剧”。这部被业界誉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无论是人物设定、背景格局还是社会深度,较以往作品都有重要突破,反面角色的人物设定更是突破以往尺度直至副国级。  大剧一开播,出现的“反角”个性特点鲜明,贪腐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3 01:21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3 06:51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了这个清明节社交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并引发年轻人纷纷“追剧”。这部被业界誉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无论是人物设定、背景格局还是社会深度,较以往作品都有重要突破,反面角色的人物设定更是突破以往尺度直至副国级。  大剧一开播,出现的“反角”个性特点鲜明,贪腐手段“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3 09:47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3 15:34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了这个清明节社交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并引发年轻人纷纷“追剧”。这部被业界誉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无论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4 11:02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4 14:41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6 15:38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了这个清明节社交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并引发年轻人纷纷“追剧”。这部被业界誉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无论是人物设定、背景格局还是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7 08:57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7 16:33
正在热播的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成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