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说场镇,是指乡、镇政府所在地。
5·12地震后,北川的不少地方已不适合人的居住,而不得不异地安置。这些异地安置的灾民,大都往乡镇在集中,如曲山镇几个异地安置的村,据说就被集中安置到擂鼓镇。从擂鼓镇需要安置到场镇上的人口和目前征地的情况来看,整个安置将把该镇仅有的场镇土地几乎全部占完,使该镇在今后的发展中面临无地可用的状态,甚至还有不得不再上山的可能。不论是今后为旅游配套的服务业,还是农副产品加工,都需要土地。土地是财富之母,在如今的北川尤其如此。场镇土地短缺,不仅会严重制约加工和服务业的发展,还会严重约束区域经济的发展。采取灵活的政策,将那些有就业能力的人安置到新县城,不仅可以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而且还会大大减轻场镇土地占用的压力。而新县城附近那些非良田完全可以用于安置房建设。
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追求的目标之一。灾后重建把北川的经济社会发展向前推进了至少10年,在本质上也就是把城市化进程提前了10年,它的标志就是农村人口因重建而“人为”地快速流向了城镇。
从场镇未来发展的考虑,场镇都应预留足够的土地。
灾后重建,不仅仅是为灾民提供一处住所,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一方面,农业人口离开土地,可以实现对土地的规模利用,发展有北川特色的农业项目,提高土地效率;另一方面,北川旅游的发展,工业经济的起步,又将为离土农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对于原北川行政区域内的老百姓而言,旅游兴,则老百姓之福。如果旅游兴不起来,不仅谈不上旅游业,对于原北川行政区域内的老百姓来说,灾后重建无非县城换了一个地方而已。因此,如何让北川的旅游兴起来,不仅是重建,也是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
(2009年9月8日于北川任家坪板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