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058|评论: 3

[群众呼声] 这样的干部危险了!人民日报批地方新闻舆论工作:一味“低调”非良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4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味“低调”非良策
作者 | 鲁平


同一个地区,有的市县好故事常有,好声音不断,新闻舆论工作积极稳健、有声有色,让人感觉朝气蓬勃;有的市县则沉闷无声,让人觉得暮气沉沉,记者去采访,也是能不说就不说。

为何不发声?答曰:领导有交代,“低调,一般不宣传”。

“低调”的理由看似充分,实则站不住脚。笔者经常在基层调研采访,以此为由不重视新闻舆论工作的不少见,大抵有几种情况——

有的地方主要领导年龄临界,最后一站,升迁无望,自认不需要;有的履新不久,没出政绩,感觉“不到火候”;有的谨小慎微,把新闻报道等同于出风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认为宣传是虚头巴脑,多说无益,少说为妙;有的地方主要领导不在状态,碌碌无为,确属“无话可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退一步讲,就算领导干部确实是谦虚低调、不事张扬,也不能把一个地方的新闻舆论工作片面地理解为耍嘴皮子、哗众取宠做表面文章,从而在媒体上失声失语。



一个地区现况如何,发展思路怎样,面临什么难题……不仅本地群众关切、在外工作的游子关心,其他地区也会不同程度地给予关注。

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干部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就是重视公众知情权,就是善于凝心聚力、成风化人。运用舆论工具宣传真理、动员群众、传播经验、指导工作,是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的必备本领。

毋庸讳言,一些地方主要负责同志还不适应媒体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骨子里仍然把新闻舆论工作当成花瓶,认为它是软性的、务虚的,中看不中用,只要不添乱,就可有可无。

有的同志觉得新闻传播只是一门单纯的业务性工作,交给宣传部门就了事,不过问、不关心、不重视、不支持。

还有的同志思维停留在“防火防盗防记者”阶段,不懂得同媒体打交道,至于说运用新闻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疏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更是不擅长。

对于这样的领导干部,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

新闻媒体是各级干部开展社会治理的重要资源。忽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作用,或者“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往小了说,是缺乏作为领导干部必备的媒介素养;往大了说,是对新闻舆论工作在治国理政和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缺乏应有的了解。

其实,个人的低调风格和对一个地区的新闻宣传,并不矛盾。

一些负责同志,平时个人谨慎低调,但对当地的新闻舆论工作从来都是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仅善于通过接受采访来确保公共政策透明、权力运行透明,也坦然真诚接受舆论监督,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疏导社会情绪。

在新形势下,运用新闻媒体推进治理的能力,已经成为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不仅需要具备,而且必须修习好。©

延伸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
监制:易艳刚
责编:张慧
校对:赵岑



阅读 100000+
384投诉


精选留言

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1 小米椒 +6 收起 理由
自由拍客 + 6

查看全部评分

2020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4-15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4-27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仪陇也有这种干部

2020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4-27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喜不报忧,最后整的没法收拾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