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把戒尺还给老师,这代孩子就完了”,以小推大,再不把板子还给官老爷,这代中国人就完了。作者回到科举八股时代吧,贾政式的爹和赵志敬式的老师最适合。事实上,受过戒尺教育的名人成年后大多对戒尺教育深恶痛绝,比如鲁迅钱玄同邹韬奋蔡元培陶行知,他们对戒尺应该比此文作者更有发言权。十八线小城教师他们接受教育的时间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教育经历一般如此:小学-初中(普遍复读五六年,多至十来年者也不少见)-师专;或者小学-初中-高中-师专。在那个年代,这是乡村孩子最好的人生道路。那个时代人们对师专的憧憬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不用学费,包伙食(女生一般还有结余),毕业肯定当教师。当时,人们把考上师专叫做“吃皇粮”。至于大学?一则是实在太难,比考中专的难度还难一些,二则上学期间还要支出很大费用,所以反而不是当时人们心中的最优出路。那在求学过程中她们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呢?看看她们都求学轨迹就可以推想一二了,都是应试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