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选择做“快递小哥”一事被媒体披露后(3月27日本报报道),一时间引发了不同方面的热议,认同者有之,讥讽者有之,困惑者有之。他们各执一词,各抒己见,有的基于生活阅历,有的囿于固有偏见,还有的在于认知缺失。 热议大学生做“快递小哥”,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人们在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但其背后却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各利益相关方对高等教育的期待,这也决定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具体而言,大学生的择业观念需要转变,社会和家庭的期待需要包容,高等教育的供给需要改革。 首先,大学生应该拥有正确的择业观。 在一段时间里,“眼高手低”“低不成高不就”的就业观,让一些大学生经历过“选择”与“被选择”、应聘与被拒绝的纠结和痛苦。他们当中有的不愿从基层做起,有的逃避艰苦环境,有的没有生活目标,还有的宅在家里成了“啃老”一族,他们的这种行为表现成为社会的一种诟病。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一些多年来在家庭、学校“圈养”下长大的大学生缺乏艰苦的磨砺,缺少面对困难、艰苦环境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储备。事实上,知识能力的缺失并不可怕,最为可怕的是精神萎靡、目标缺失。值得肯定和欣慰的是,“快递小哥”的行动,展示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正能量,可以相信,有过这种经历的大学生,他们日后的发展通道更加广泛,阅历更加丰富。 其次,社会应该尊重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 最关注大学生就业的群体莫过于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依然是很多父母对高等教育最大的期待。有些家长担心子女送快递吃苦受罪,换个角度想,孩子愿意从基础工作做起,是不是反倒要表扬和鼓励?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此时能做“接地气”的工作,将来才有可能顶天立地。 社会方面也应该为做“快递小哥”的大学生提供更加包容的制度和舆论环境。在就业导向上,一些用人部门出于面子的“学历高消费”现象,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一般比较高水平的岗位不应也不可能拒绝大学生,但是高学历的大学生在一些低端岗位、普通职业工作,也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因此不必大惊小怪。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任何岗位上都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都有可能建功立业。 第三,高校应该为大学生多元发展提供支持。 亚里士多德曾言:人生最终的价值在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反思我们的教育,标准化式的大而统一要求下的培养,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去“塑造”所谓的人才,结果导致学生的“营养不良”或者是“吸收不良”,潜质与特长被埋没,兴趣与爱好被限制,一些高校所关注的是当下为了就业的技能教育,而忽视的是为了人生的素养教育。很多教育是在“教书”而不是“育人”。“目中无人”的教育还大有市场,“以生为本”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已。 实际上,大学生与培养目标岗位不一致,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对一些大学生而言,大学学习并没有与兴趣相关,很多人是“被”专业进来,也有的是他们进入大学后才发现所学的专业与自己的兴趣不对应或不适合自己。大学生在大学学习,也是一种人生的经历,既是学习,有功利性的追求,也是生活,非功利性的享受。 对学校而言,应该满足求学者的需求,应该关注学生潜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功利性地以毕业是否为高端岗位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来评判毕业生的能力。很多领袖人物、商界精英不都有过“小人物”的经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