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貌用语何日归来? 习以为常就觉得“正常”了,但是,曾经的岁月告诉你我他:去窗口办理业务,一声面带微笑的“你好”,会让原本程序性的工作顿时有了温度;吃完一餐饭,服务员礼送一步说:“慢走”,瞬间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解放初,进入启蒙教育,第一课就有“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和“莫关系”……告诉儿童怎么样与人相亲相处。这是一个正常社会的文明礼貌启蒙,确实正常不过了。 今儿生活节奏随着工业化、电气化、电子化、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加速,再加速,不知何年何月,因何故,就把文明礼貌用语丢进了废纸篓。人与人之间少了信任,缺了亲近,平添出不少相互揶揄,彼此龉龃,甚至无端轻蔑谩骂的脏话来,一时间美好的社会交际空间,降温至冰点上下,实在令人痛心!可是,在谁都自我感觉“老子天下谁也不怕了”,这种自我放大意识隐藏于人心后,出口就是“格老子”,动辄就是“你要啷块嘛?”彼此冷眼、麻木、不愿“替长者折枝”不说,较多“一言不合,就撸起袖子,挥起坨子”的故事,久而久之也让市井小民觉得:生活原本如此,太正常了! 貌似“正常”,其实不正常。大而话之,我们的国度是“人民共和”,为何要个个成“绿眼鸡”,而不是黄莺呢?“人民大团结万岁”庄严肃穆地提倡,全国人民应当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共建我们的大家园。这才是革命先驱理想中的大中华吧? 古人云:“君子德风,小民德草,风行草上,必偃。”意思是官员的作风修养如春风,百姓的作风修养如同野草,春风吹拂过去,野草就随风起伏了。笔者以为,我们的一切政府机构的政务活动中,带头在服务过程中使用好文明礼貌用语,一切商务窗口、平台也风而化之的话,何愁不呼唤回社会生活的明媚春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