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04|评论: 1

老中医把“酒”看成宝,你却还以为它伤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4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酒不仅是饮品,还是名不虚传的“养生良药”和“调料高手”。

在中医领域,酒自古就是一种特殊的药物,有引药上行、振精神等功效。做菜时加点酒,还有增香解腻的效果。

来看专家告诉你各种酒的神奇功效。

1、黄酒

黄酒是用稻米、玉米、小米等为原料,经霉菌、酵母等发酵而成。

富含氨基酸、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且香气浓郁,口味醇厚。

养胃健脾和气血
有养胃健脾、和血行气、调经止痛等功效,适合冬天畏寒怕冷、四肢发凉者。

最好烫热或隔火加温后再喝,若加点姜片煮后饮用,活血祛寒、养胃健脾的效果更强。

羊肉、鲜鱼去腥膻
烹调羊肉 、鲜鱼等肉类时,加适量黄酒腌制后再炖炒,能够去腥膻。

炒青菜时加点黄酒,有“护绿”作用。

做菜加黄酒的时机很关键。

煸炒肉丝,酒应当在煸炒完毕时放。

红烧鱼,最好在鱼煎制完成后立即放酒。

炒虾仁,虾仁滑熟后酒先于其他佐料入锅。

做汤则应该在汤煮开后再放入黄酒。

2、白酒

疏风散寒舒筋骨
可疏风散寒、舒筋活血,少量白酒能刺激胃液与唾液分泌,有助健胃止疼,促进血液循环和镇静安眠。

白酒不宜空腹饮用,更不能过量饮用。

炖肉解腻好帮手
烹调最好用酒精度适中或偏低的白酒。

白酒入菜比较适合口味比较浓重的菜,炒、煮、拌、煎等方法也可用白酒调味。

炖红烧肉,用白酒代替少量的水,能起到解油腻作用。

做河鱼前,用白酒腌制一下再挂糊烹调,可以去腻除腥。

炒鸡蛋时加点白酒,炒出的鸡蛋更鲜嫩松软。

剖鱼时弄破胆,马上在鱼膛内抹点白酒再用冷水冲洗,可消除苦味。

3、葡萄酒

暖腰驻颜保健佳品
《本草纲目》记载葡萄酒能够“暖腰肾,驻颜色,耐寒”,红酒也是西方人的保健佳品。

除了有助于抑制老年痴呆和前列腺癌等疾病之外,每周2~3杯葡萄酒可有效降低哮喘危险。

红肉、海鲜是绝配
葡萄酒含丰富的抗氧化作用的酚类化合物、游离氨基酸、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

红葡萄酒与猪牛羊等红肉是绝配,白葡萄酒则适合烹调海鲜类等白肉。

红酒微煎牛肉,腌制牛肉时放入红酒,微煎时再倒入适量红酒及其他调料。

做汤时,在炖汤结束前20分钟倒入葡萄酒,汤的味道更鲜美。

炒洋葱时加少许葡萄酒,味美而不易炒焦。

4、啤酒

开胃健脾助消化
其酒精含量不高,适当饮用有助消化、开胃健脾的作用。

啤酒原料大麦壳中富含硅,有益皮肤、头发和指甲健康,可保持骨质密度。

啤酒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能减轻压力、有助于记忆力,降低人们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肉质鲜嫩味更佳
啤酒入菜,其原料中的麦芽香与酒花香可为菜肴增添独特风味。

炒肉片,用淀粉加生啤调糊挂浆,炒出后格外鲜嫩,尤其适合烹调牛肉。

烹制含脂肪较多的肉类,加适量啤酒能使菜肴香而不腻。

清蒸鸡前将鸡放入啤酒中腌制15分钟,蒸熟后格外鲜滑可口。

清蒸腥味较大的鱼,先用啤酒腌15分钟,蒸熟后不仅腥味大减且味道更鲜美。

每天的饮酒量,应该控制在葡萄酒50—100毫升(1—2两)、啤酒350毫升(1听)、白酒30—50毫升(0.5—1两)。

这样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益于健康。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7-4-25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