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专家与他的“甜蜜事业”(转)4月17日,又是一个好天气。9时许,家住市中区伏龙镇水口村的村民周世群正在地里锄草,旁边已有三四十厘米高的甘蔗苗随风起舞,充满了生机。
水口村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2014年,有128户贫困户登记在册。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该村还剩12户36名贫困村民。据介绍,甘蔗是该村的主要产业之一,已有50多年的种植历史,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品种单一、技术落后,甘蔗并没有给村民带来“甜蜜”的生活。
“我们非常感谢农科院的杨所长。”水口村“第一书记”王富成告诉记者,为帮助村民走出困境,该村决定从发展甘蔗产业入手,而前来给村民传授技术的便是市政协委员、市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所长杨建。
甜蜜扶贫
“不要用复合肥,这会破坏甘蔗的口感”“治虫要统一,避免传染”“要及时清理地里的杂草……”4月17日早上,杨建又来到水口村,观察村民栽种甘蔗的长势情况,并针对甘蔗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地给大家支招。
“其实,我就是一个有技术的农民。”据了解,杨建每天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地头。为了帮助水口村真正脱贫,杨建仔细分析了该村的产业发展情况、地理位置、土质条件等,并针对实际情况,带来了市农科院自主创新研发的甘蔗新品种。
“我相信杨所长,我们全家都指望这些甘蔗生活了。”贫困村民罗勇全十分感谢杨建,他告诉记者,去年,他家种了1亩多甘蔗,其中大部分是杨建推荐的新品种,结果收益比上年增加了1000多元。
据了解,2015年,水口村的甘蔗种植规模仅有150亩。经过大力发展,如今该村已达350余亩。“在杨所长的帮助下,我们还将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继续扩大甘蔗的种植规模,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王富成说。
水口村,只是杨建帮扶的贫困村之一。
据了解,杨建作为内江市技术扶贫专家服务团成员,帮扶的村还有隆昌的点灯村、福庆村、大桥村,市中区的盘龙寺村、书房村,资中的老寨子村等。他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因村施策、因户献计,努力发挥所掌握的甘蔗科技知识优势,实施“甜蜜”扶贫。他免费向贫困户发放自主创新研发的甘蔗新品种甜城99种蔗4万公斤,技术服务到家,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帮助贫困户实现效益最大化。
甜蜜助产
在杨建的指导下,资中县明心寺镇莲池铺村种的甘蔗最为喜人。
4月17日11时许,村干部周路才正在地里整理即将销售的甘蔗。“今年,我的甘蔗产量高,销售也好。”记者采访得知,周路才去年共种了10余亩甘蔗,亩产量6吨左右,每亩能卖上万元。
其实,莲池铺村一直有种甘蔗的传统,但过去村民种植的内江58-80、CP54-120、川蔗14号等品种,由于沿用传统方法,导致甘蔗产量一直很低,村民种甘蔗的热情不高。后来在杨建的帮助下,引进了甜城18、甜城99等品种,并采用专家提供的配套栽培技术种植,亩产量平均提高了2吨,村民种甘蔗的热情被重新点燃。
通过发展甘蔗产业,莲池铺村一定会越来越好。这不仅是村民的想法,也是杨建的心愿。
众所周知,在有着“甜城”美誉的内江,甘蔗作为制糖原料,有着辉煌的过去。资料显示,1911年,内江县甘蔗种植面积22.2万亩,总产量11.98亿公斤,甘蔗种植面积占内江县总土面积的50%左右;在抗日战争期间,内江利用甘蔗制造无水酒精作为飞机燃料,纯度在99%以上,质量全国第一,内江一度成为中国酒精工业生产基地。
如今,“甜城”的美名越传越远,但很多人却不知道“甜城”的本意。让“甜城”更加名副其实,是杨建的心愿。
26年来,杨建一直致力于甘蔗科研与推广,近5年主持了国家星火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省政府育种攻关、省科技支撑计划、省农业重点科技计划、市人才开发、市重点科技计划等10多项课题。
杨建主研育成的甜城系列果蔗新品种,填补了国内无自育专用果蔗品种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果蔗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主研育成12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获内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甜蜜心愿
杨建笑称自己研究甘蔗是在从事一份“甜蜜的事业”,这份甜蜜,应该为“甜城”发挥更多的作用,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他市政协委员的身份,让“甜蜜的事业”和“甜城”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密。
2006年,他撰写的调研报告《能源甘蔗—内江的机遇》,获时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四川省委主委吴正德的高度重视,并亲自组织专家到内江、凉山、攀枝花进行生物质能源开发调研,撰写的调研报告获民盟省委二等奖。
2008年,他参与撰写的《关于发展我市甘蔗生产的调研报告》,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2012年,他参与撰写的《大力发展果蔗生产恢复内江甜城美誉》的调研报告,再次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其间,杨建还撰写了“打造内江甜城城市品牌的建议”“对内江举办甘蔗文化节的建议”“开发内江糖业文化重塑甜城特色品牌”“关于将甘蔗作为内江城区绿化景观种植的建议”及《关于促进我市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打造万亩蔗海,建设蔗乡新村》《关于加大我市科技扶贫攻坚力度的建议》等提案。
一件件提案,无不表露出杨建的心声。他希望甘蔗和甜城能够一起成长,借“甜城”让甘蔗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同时推动甘蔗产业发展,让“甜城”更甜蜜。(记者 兰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