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今天,才能更好地拥有明天 人的一生的进程是确定的,人生每个阶段都被赋予了适当的特点:童年的孱弱、青年的剽悍、中年的持重、老年的成熟,所有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我们爬山时会踩到很多碎石,我们游泳时会碰到很多水藻,我们夜行时会遇到种种惊吓,我们独坐时会听到种种异声,这才是人世的美丽,生活的美好,人生况味,什么季节观什么景,什么时令赏什么花,这才完整和自然。也许学业精进,少年有成,早早跻身醇儒之列,也就失落了不少有关青春的体验。也许保养有方,驻颜有术,如此高龄还是一副中年人的节奏和姿态,就难以免去搬种夏天的繁枝,来遮掩晚秋的云天。
驻景挥戈,华不再扬,人可以寂寞,但要活出自己的色彩。静居世界的一角,细嗅一颗敏感的灵魂,自处一种精致的生态,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方式。哪管它山水几程风雪又几更,披一身荆棘阔步山岭重层;谁言道颔首绮梦忧伤只徒增,执一缕迷迭香满人间长河,把握好今天,才能更好地拥有明天。细细体味生活,领悟生活的真谛,蔚蓝天空,清澈,透亮。 -灰尘仿佛都被密封起来,矫健的空气跳跃在地平线上,亲吻,大地的纯粹。开心与快乐都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更是一种社会的存在。也就是说,人不可能脱离了社会,孤独存在。人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所知所感、乃至人的一切美德都只能是通过社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而体现出来。伸出双手,我想拥抱大自然的温度,闭上眼睛,深呼吸清凉的味道,惬意的感觉游遍全身。
打开生活的百宝箱,那里有绚丽的神奇在等待着我去发掘。人生是由无数个昨天、今天和明天组成的。昨天终究是昨天,今天也将成为昨天,而明天也会变成今天。时间的车轮无时无刻不在转动着,把握眼前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把握好今天,才能更好地拥有明天。细细体味生活,领悟生活的真谛。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也算是一个规划。这个习惯似乎从小就有,一直持续到现在。直至今日,我每年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对我来说,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已成为一种传统,而它的意义在于自己的成长,了解整个世界无疑是每一个旅者内心的动力,世界越来越小,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陌生人打交道,都在熟悉各种的第一次。孩子们身处的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庭,科技让我们的国籍变得模糊,让通讯变得快捷,让我们不得不适应各种多变的社会环境。所以,孩子们的将来必定是和各种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所以了解整个世界也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前不久,由教育界、商界领袖共同组成的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刚颁布的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四大技能中把了解整个世界作为首项标准列举出来。
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所以孩子们和我一起品尝其他国家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线和公共标志;欣赏形式各异的建筑;体会种类不同的宗教现象;体验和陌生人的相处;适应各种气候状况;甚至是那里的空气中弥漫的不同味道,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听到孩子们这样的话,这个和我们那里不一样,这个一样,也总会比较,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好。我们在这样的比较中睁大了自己的眼睛,扩张了自己的毛孔,也扩展了彼此的胸怀,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才能更加坦荡。实际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已经成为了解世界的重点,了解世界的方法是每个人整体能力的提升,了解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种,通过书籍、影像资料和别人聊天都能让我们了解世界,但哪一种都没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更重要。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而我们的一贯做法是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阅人无数,行万里路后思索回顾,人生在世,短短数十寒暑,如何让自己活得自由自在,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有钱有势,有名有位,乃至儿孙满堂,但是却活得不自在,这样的人生没有幸福可言。人生要活得很自在,才会幸福。罗兰说过:生活这把犁,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新的源泉。人生的道路曲折坎坷,面对挫折、困难,我们应该学会承受,学会把伤痛转移,在此其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挫败之后,生活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财富。让心坦然地处在一个平和的态度之中,让我们无比深邃的内心变得释然,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块心灵憩息地。感受生活,不要把挫败当成是自己的敌人,不要对生活叹息,重振精神,阳光总会照耀在我们身上的。生活中许多美好的瞬间,有时总会被我们所忽视,再次回味会感到无比亲切:我们可以去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先生描写绿色时的陶醉,也可以去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可以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风瘦马;可以手持长剑,独立朔漠,感受 “ 风萧萧兮易水寒 ” 的悲壮,也可以手握画笔船头赏花写韵,感受 “ 斜风细雨不须归 ” 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绮丽的色彩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耀眼的亮色。〈王仕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