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优优数学 图片来源:网络
导语
“不要捡,好脏!”这样的话,在发现宝宝捡地上的小物品时,是很多妈妈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很多家长烦恼孩子总是对地面上的一些头发丝、米饭粒、瓜子壳很感兴趣。其实这时期的宝宝正处于细节敏感期,家长应适时加以引导,而不是一味的阻止。
宝宝两岁左右时,总是喜欢捡地上的小东西,比如头发丝、米饭粒、烟蒂、线头等。而且是越小的东西越有兴趣,不捡起来誓不罢休。 很多宝宝都有这种情况:
的确,妈妈们最担心的不是宝宝捡东西,而是不管捡到什么都往嘴里放。所以,大多数妈妈看到孩子捡地上的小东西,第一反应就是阻止:“不要捡,好脏!快扔掉!” 其实,这是宝宝进入了“细节敏感期”。 所谓“细节敏感期”,就是孩子突然对细小的物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一般出现在1岁半至3岁孩子的身上。这些细小的物体,可能是一只蚂蚁、小瓢虫、泥土里的蚯蚓;也可能是一个烟蒂、一颗小石头、指甲大小的碎纸屑、掉在地板上的面包渣、甚至是一根断发;更甚者,是墙壁上的一个小洞、地板上的一道裂痕、甚至是插座上小孔...... 孩子本身个子就小小的,且离地面比较近,所以他们会善于发现细节性的东西,就像眼中自带了一个“显微镜”。当他们发现这些细小的东西时,就会有成就感,通过观察、研究、收集这些小东西,来获得自己的乐趣。
这时期的宝宝,不光对地上的小物品感兴趣 有时候,妈妈和宝宝一起看绘本,妈妈告诉宝宝“这是小熊、这是河水”,可宝宝却用小手指着图中的小黑点给妈妈看。 在敏感期内,儿童会对环境中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高度专注,不断地感受、尝试、重复练习,这对孩子成长有特别的意义。 处于“细节敏感期”的宝宝,适时引导很关键! “不要捡,好脏!”是很多妈妈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其实宝宝发现地面上的细小物品时,可能会是这样的心理活动:“这些东西别人都没发现,只有我发现了,我要把它们捡起来”。所以,家长对于这时期的孩子,应加以适时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阻止。 比如,故意把小物体丢在地上,说找不到了,要宝宝帮忙找。这可以引领孩子发现一些细节,培养孩子高度专注的个性品质。 比如,带孩子去公园,看看小蚂蚁,看看小花小草有什么不同。这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下面这两位妈妈的做法,就值得借鉴:
小么有话说:“不要捡,好脏!”这样的话,妈妈不要再轻易的说出口了。小么并不是鼓励孩子在外面随便捡东西,如果环境不是很脏,可以允许孩子去捡。这时候孩子处于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如果轻易打断,孩子不光会停止捡小东西的习惯,专注能力的自我训练过程也会被打断。所以,如果担心孩子的卫生问题,妈妈可以为孩子制造一个更干净、更安全的环境,让孩子尽情玩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