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必须做出有特色,才有市场。”赵志刚想起了带给他人生第一桶金的那片池塘,他邀请国家农业部的专家前来查勘,得出该地水质富含多种矿物质,干净清澈、适合养鱼的结论。
2016年7月,他成立通江县双创农业专业合作社,建成川东北第一家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开始打造现代养鱼基地。“传统的养鱼法,亩产在1000斤左右,见效慢,资金流转慢。”赵志刚说,在通江县水产渔政局的帮助下,他采用了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鱼技术,将上游三溪口纯净的山泉水引入池塘,在封闭的池塘里采用全智能系统控制方法和机械的推动,在增加水体氧含量的同时,鱼儿的固体排泄物也可随时排出池塘,并经过无害化处理,成为有机肥,随时保持水质优良,最终实现渔业生产高密度养殖。采用这种技术,生产成本降低35%,亩产至少可以提高200%。
据赵志刚介绍,他的现代渔业示范基地规划总面积280亩,总投资2500万元,目前投入使用的是一期工程,占地35亩,主要养殖的品种有南方大口鲶、美国加州鲈鱼、武昌鱼、裸鲤等。站在池塘边望过去,一尾尾鱼儿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发展现代农业,要依靠科技,不走寻常路。”赵志刚说,2016年他收获了50吨鱼,除部分分给合作社社员和该村贫困户外,其余均作为观赏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