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白塔,又名无量宝塔,建于北宋建隆年间,是全国七大宋塔之一,也是四川仅存的宋塔。塔为楼阁式四方形砖塔,塔高37.1米,共十三级。塔东侧十层外,书有“建隆万寿之塔”六字,塔基为石条砌成,塔身用砖垒成,塔顶为密檐式斗拱铺成。第一层到四层内有石级盘桓而上,四层以上用砖以叠涩式砌至塔顶, 可拾级而上,登顶远眺,南充江城,尽收眼底。塔外二至十层均有小龛,共108个,原来每龛塑有铜像,今已不存。塔各层四角均挂铜铃,江风吹动,钤声四起。
与白塔相对,在顺庆区城内原有座黑塔。关于黑白二塔,民间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古代有一个工匠名赵巧,跟着鲁班学艺,刚学到一些基本技术,他就骄傲起来,要找鲁班比赛修塔。于是师徒约定各修一塔,鲁班在嘉陵江东岸鹤鸣山上修白塔,赵巧在嘉陵江西岸修黑塔,傍晚动工,鸡鸣收工。一到傍晚,师徒两人便各自忙碌起来。师傅鲁班本来艺高一筹,他修建起一座高大牢固的白塔。越巧技不如师,又很想抢在师傅的前面,就赶工图快,修建一座既矮小又粗糙的黑塔,他还不时偷看师傅的工程进度。 当他看到师傅修建的白塔快完工,正在忙着砌顶,自己落在了后面,就很担心。这时,赵巧学起公鸡“喔喔”地长叫起来。鲁班听到鸡叫,认为约定的时间已到,而塔顶尚未完工。他急中生智,急忙用一口铁锅扣在塔顶上。完工后,鲁班从塔顶跳下来时,脚一使劲,把塔震歪了点。赵巧虽把黑塔修成,但于质量太差,没多久就垮了。
白塔旁原有白塔寺,寺内有一大钟,每当清晨,僧人起床早课,鸣钟报时,钟声远播。人们听见钟声便起床劳动,故有“白塔晨钟”之称。历史上不少文人雅士对“白塔晨钟”多有赞誉,有诗一首:“隔水招堤一塔园,山僧早起爱迟眠。鸡声未报钟先到,催动江城万户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