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环境保护局: 今年入汛以来,我省已发生多次明显降雨过程,部分地方出现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切实做好汛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有效维护环境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切实防范环境风险。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高度重视汛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全面落实各项环境安全责任制度,把责任和压力传递到最基层、第一线。加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扎实开展常态化排查,动态化管理。特别对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重要城镇、大江大河沿岸、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敏感区,以及涉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尾矿库、垃圾填埋场等重点行业开展全面深入的排查。对前期已排查出的隐患,要逐一落实处置、保障措施;对前期未发现明显隐患的区域,要根据雨情发生发展趋势,进行拉网式检查,确保不留死角。 二、深化联动,强化应急保障。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进一步深化与安全监管、气象、水利、国土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建立定期或不定期会商机制,加强雨情、水情和工程情况的预测分析,强化监测预警,做好应急设备物资、人员准备。尾矿库集中地区要会同安监部门开展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汛期联合检查,提高尾矿库环境风险防范和突发环境事件先期处置能力。 三、强化值守与信息报送,妥善应对处置。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规矩意识。切实落实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信息工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具体责任人的责任制度。进一步强化应急值守,严格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明工作纪律,坚决杜绝任何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严禁擅离职守,严禁安排临聘人员、非在编人员顶岗值班。注重安排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参加汛期带班、值班,确保汛期值班和信息工作高水平运转。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要严格落实“五个第一时间”要求,及时、规范、准确上报信息,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我厅将适时对各市(州)汛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地方将予以通报。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 2016年7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