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27|评论: 0

听着音乐长大的猪,撑起别样的梦想

[复制链接]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6-7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月芳菲未尽,春天在枝头,在田野里留下了草长莺飞的痕迹,从玉成乡往肖公河方向走一段曲折的水泥路,再爬十几米山路就到了玉成乡三盛坡专业合作社。
    三盛坡专业合作社位于绛溪河北岸的梧桐村一组的小山坡上,紧邻玉肖(玉成――肖公河)路,门前一潭清水,门后几竿修竹,如果不是早有耳闻,谁也不会想到如此世外桃源之地竟然〞藏〝着一个养猪场。
    或许是来得过于唐突,门口的两条小黑狗带着敌意,不依不饶的狂叫起来,正在场内冲洗猪圈的毛家俊闻讯后迎了出来,把我们带进猪场,一身兰色的工作服干静整洁给我们印象中的养猪场主形象相去甚远。
    落座之后,毛家俊习惯性的摸了摸口袋,然后抱歉的笑笑,养猪内不能吸烟,所以没有带烟,只有让朋友干坐了。
    转入正题,说起养猪场,说起无烟猪、音乐猪,说起回乡创业的艰辛经历,往事历历在目,毛家俊一下收不住了话题。
毛家俊的父亲毛忠文文化不高,从小就要求毛家俊做一个〞勤俭持家,与人为善,好学实干,孝敬父母〝的人,懂事的毛家俊心领神会,按着父亲的要求去做,也是这么教育自己的两个儿子。好的家风自然会有好的传承,好的传承又会给家庭带来好的发展。毛家俊从最初的背井离乡自谋出路,到如今的回乡初具规模的发展,毛家俊走了一条峰回路转的创业之路,践行了〞勤俭持家,与人为善,苦学实干,孝敬父母〝的十六字箴言,一家人〞父慈、子孝、媳贤、,孙勤〝,成为了村里人赞不绝口的好家庭。
  2014年度共青团简阳市委〞增收成才带头称号
2014年度玉成乡〞优秀村干部
2015年度玉成乡〞优秀村(社区)干部
2015年度玉成乡〞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
2015年度玉成乡〞女致富能手〝
  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好娃娃
抽屉里厚厚的一叠荣誉证书见证了毛家俊一家近几年取得的佳绩以及走过的奋斗历程。
       一、为改变家庭状况,南下深圳
   1995年的秋天,年仅15岁的毛家俊初中毕业。此时,母亲王金容患有肺心病、肺气肿,爷爷年岁已高,全家人的生活来源就靠父亲毛忠文种几亩薄田、牵一头种猪配种勉强支撑。在当时,母亲每月一两百块钱的治疗费已经让全家人捉襟见肘了,家里实在无力供毛家俊继续读书。秋雨绵绵,毛家俊躺在自家的土坯草房里侧夜难眠,顺着屋顶留下的雨水滴在盆里碗里叮咚作响,刺激着他的神经。再也不能让年迈的爷爷和饱受病痛折磨的母亲过这种穷得叮当响的日子了,于是他打定主意说服父母同意自己放弃学业 ,走上了南下打工的道路。
       二、苦学焊接技术,苦尽甘来
     陌生的深圳成了毛家俊人生的第一个驿站。由于语言不懂,生活习惯不同,年龄太小,重的活干不动,技术活又不懂等诸多因素,刚踏入社会的少年一下适应不过来。父母担心他,叫他回家继续读书,毛家俊毫不犹豫的回绝了,他告诉父亲自己“苦学实干”一定会走出一条路子的。听说焊工工资高,他强烈要求调到焊工组学习焊接技术,老乡们告诉他做焊工对眼睛和身体都会有伤害而且技术要求严格 ,劝他干另外的工作,毛家俊不以为然,他说和尚都是人学的,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在高温下的焊接工作很容易消磨一个人的意志,每天14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更是让人望而生畏,由于拿焊枪的时间太长,吃饭时毛家俊连拿筷子也拿不稳了,当初70余人的学徒队伍,8个月后只剩下了16个人坚持下来,毛家俊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成为了一名正式的焊工。说起这段经历,毛家俊也深有感触,有好几次想放弃,但想到母亲,想到爷爷、想到劳累的父亲,想起父亲常说的“勤俭持家,与人为善,苦学实干,孝敬父母”,咬咬牙仍然坚持下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毛家俊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工资渐渐高了起来,寄回家的钱也多了起来,全家人终于不再为母亲治病的费用发愁。2000年,毛家俊刻苦勤奋的专研精神打动了厂里的一位大学生——江苏姑娘汪春玲,经过2年的相识相恋二人结成了秦晋之好,老家的土坯房子盖成了小洋楼,毛家俊母亲的病也得到了缓解,一个初中生娶了一位大学生,在当地成为了一段佳话,如今村子里还有村民在说,毛家俊打工为村里捡回了一位支部书记。
    2002年,毛家俊携手新婚妻子离开深圳,辗转杭州,最后在浙江安定了下来。   
     三、回乡创业,回报乡亲
像众多漂泊异乡的农民工一样,无论身在何处,异乡人终究是异乡人,感情上很难融入到挥洒汗水的地方。深圳也好,浙江也罢,毛家俊时刻惦记着家中的父母和爷爷,关注着家乡的发展,有一次,他在电视头得知家乡在打造“两湖一山”,简阳一年要吃掉50万头山羊的消息后,心头一动,萌生了回家创业的想法。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的时候,老人家满口支持,老人家说外面再好毕竟是别人的,只有把家乡建设好了才是自己的。父母年龄大了,不愿再受分离之苦,父亲的一席话坚定了毛家俊回乡创业的决心。然而,他的想法却遭到妻子汪春玲的坚决反对,放弃月薪上万的工资,回到梧桐村从零开始,先不说生活条件,上街要走半个多小时的泥巴路就已经让这位生长在发达地区的江苏姑娘苦不堪言了。从江苏嫁到四川父母已经颇有微词,如果再回到贫穷的农村不仅一下回到二十年前,还要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父母那一关是无论如何也过不了的。关键时刻,还是毛家俊的一句话打动了汪春玲,他说,正是由于家乡贫穷,我们才更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改变她的面貌,让自己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让孩子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2012年3月份,毛家俊和汪春玲回到了梧桐村,为了出行方便联系快捷,毛家俊回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考取驾照。同年10月,毛家俊受聘于简阳大哥大公司担任销售经理一职,完成了从焊工到销售经理的角色转变。在销售大耳朵羊的过程中,他发现作为简阳羊肉汤成名地与发源地的玉成乡,竟然没有农户规模养殖大耳朵羊,即使有几户散养的农户也因为不懂技术出栏量不高。于是一个为简阳羊肉汤供应优质羊肉的大胆想法就此产生了,2016年12月份,毛家俊辞去销售经理一职,筹措资金13万,在老家成立了三盛坡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200平方米,从大哥大公司引进母羊八十余只,饲养大耳朵羊300余只,集繁殖、饲养、销售为一体,为了带动附近村民创收,毛家俊积极向村民提供饲养技术支持、饲料营养分析、母羊繁殖技术、鉴定培育正宗大耳朵羊技术以及市场前景分析,仅此一项就为村民带来间接性收入200元\母羊,汪春玲也顺利成章的当起了最有文化的羊妈妈,梧桐村的山山水水都镶满了她的脚板印。
2015年3月,外地山羊进入本地市场对大耳朵羊的销售形成强有力冲击,再加之受到饲料成本增加的影响,很多养殖户难以为继,在经过充分的市场分论证后,毛家俊再次筹措资金15万元,果断将羊场改扩建为猪场,建猪圈45间,总共占地350平方米,饲养母猪30头,小猪存栏量200余头,2016年毛收入20万元,2017年预计毛收入达30万元。梧桐村依山临水,草木繁盛,人们养猪的积极性较高,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生猪易生病,生长缓慢,出栏率低,毛家俊在汪春玲的协助下,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免费为农户注射疫苗,积极进行病害防治,向农户推荐好的饲料,掌握母猪发情的最佳时期,讲解母猪从怀孕、产仔、到出栏的全部注意事项,为村民间接创收200元\母猪。
四、勤于思考,养了一群听着音乐长大的猪
2015年7月,毛家俊冲洗猪圈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只要一靠近猪圈,猪就会嚎叫、拱圈、打墙、攀爬,闹哄哄的安静不下来。但是,只要他吹起口哨,猪仔一下就鸦鹊无声了,就连平时隔着栏撕咬的调皮猪也文静起来。多年的经验告诉毛家俊,如果猪安静不下来,就意味着猪着肉慢,出栏次。怎样才能让猪乖乖的不吵不闹呢?他灵机一动,在猪圈内装了一个喇叭,每日播放梁祝一类舒缓的轻音乐,彻底解决了猪只吵闹的毛病。毛家俊做了一个测试,听着音乐长大的猪比没有听音乐的猪提前出栏3-5 天。
  五、公字当头,且留青春引凤凰
     梧桐村位于绛溪河北岸,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地理位置、道路交通的制约,经济发展滞后,村里有文化和没有文化的青壮年几乎都在外面打工挣钱,村社干部年龄老化,迟迟无法实现新老交替,新形势下的工作推进缓慢。适逢2013年换届选举,有村民提出推举大专毕业的汪春玲出任村官,为村上做点事情。对于村民的提议,汪春玲如坐针毡,不知如何时好?此时三盛坡专业合作社正处于举步维艰的阶段,羊没有出栏,饲料款没有着落,还有几万块钱的外债等着归还,对于年轻的创业者来说,一份可观的固定收入何等的重要。然而,成都一家电子公司每月六千的工资合同摇摆着汪春玲抉择的天平。关键时刻,毛家俊站了出来,他对汪春玲说既然村上需要你,就留下来吧,三盛坡的资金问题自己设法解决。汪春玲留了下来,三盛坡的资金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直道两年以后汪春玲才知道,老公背着自己向娘家借钱解了燃眉之急。
孝敬父母,教育子女
在梧桐村,毛家俊孝敬老人的事可谓家喻户晓,用汪春玲的话来说近乎有些愚孝。2002年5月,毛家俊的爷爷在医院做胆结石手术时发生了以外,导致大便出血,他守在病床前为爷爷端屎端尿、擦洗擦洗身子、喂水喂饭,一弄就是一周,直到爷爷去世,毛家俊连眉头都没有皱过,有人问他嫌不嫌脏?他说脏什么,爷爷以前不是一扒屎一扒尿把自己抚养大?
婆婆王金容患有肺心病、肺气肿,每年的冬天都要住院治疗。汪春玲担心婆婆来回折腾身体吃不消,就到外地卖了一台家庭吸氧机供婆婆长期吸引,担心婆婆嫌贵了,还故意说卖得很便宜。
2017年大年初五,猪突然拉冬痢,160头活蹦乱跳的猪转眼就死了两头,毛家骏和汪春玲急得团团转,这批猪已经欠下了17万的债务,万万出不得任何问题的。心都要焦碎的时候,婆婆王金容又突然发病住进了医院。汪春玲正要赶往医院照顾婆婆时,又接到了2月8日到市委党校学习的通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汪春玲感到分身乏术,既担心猪场里的猪又牵挂着婆婆的安危,她对毛家俊说,干脆向组织请假吧。请假怎么得行呢?儿子毛昭人说,奶奶由她来照顾。父子俩怕汪春玲犹豫,拉着拽着把她送上了开往简阳的班车。
一周后,汪春玲学习归来到医院看望婆婆和儿子,发现毛昭人两眼惺忪,头发长了,人也瘦了。儿子告诉他,开始几天医院里没有地方睡自己就睡在走廊上,后来运气好,遇到一个白天在晚上不在的病人才有了安身之所,言语间没有照顾奶奶的劳累,反而是一脸的轻松。
看着一叠叠鲜红的荣誉证书,我为毛家俊和汪春玲一家的事迹感动着,“勤俭持家,与人为善,苦学实干,孝敬父母”,这样的家规家风值得肯定,这样一家人的未来值得期待。

802.jpg 803.jpg 804.jpg

091113fpkw1kl6n5ei67ec.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