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从何时起开始相信佛缘,是走过佛顶寺山门前无意间瞥见水中的那一朵青莲,还是不经意间铭记了僧人跪坐佛前诵经时的安然。或许木鱼再多敲一次,经文再多诵一遍,便能离佛座下的莲台又近了一点。 诵经,在佛教中是一件十分庄严而又神圣的事情。只有通过不断地读诵佛经,才能慢慢了解到佛陀在经典里面所说的真实本义,并逐渐开启自己的智慧。同一部经典,不同的人去看,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去看,对经典里面的同一句话,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结论。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诵经的十二个步骤。 专诵一经 一经通,则窍窍通,所以诵一经能开悟,诵那么多经也能开悟,但是诵一经比较容易契入,诵多经很难契入。 一日几遍 一天读几遍,这个很重要,以金刚经感应录的例子,没有人一天只诵一次的。按照个人的想法来做一个明确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来一日诵几遍。 经文熟练 若诵经诵到如行云流水,自然就会有法喜,也就是说这经文你要相当的熟练,读起经来身心才会投入。 字当念对 是不是每个字都念对,是不是每个字都没有漏掉,还是多念一个字。诵经就要每个字都要念对,而一字一字的念,自然不会念错。 语速宜稳 我们常常会念顺,但语速容易不稳,比较熟的地方常会快速的念过,这样不对,要稳每个字都要稳,都要跟第一个字一样的稳。 气要顺畅 所谓气要顺畅就是念这本经从头至尾都不断掉,换气要自然而不断掉任何一句。这样经文诵念起来就会很顺利,从而身心都感到很舒服。 口中甘露 在打坐时舌顶上颚,为什么要舌顶上颚,好处为:(1)不会口干舌噪,(2)不会上火。 心生恭敬 做任何事态度是最重要的,这个态度会决定你刚才诵经有没有意义。 心生法喜 诵经时,要常常法喜充满,如果你每次诵经都法喜充满,这表示你已进入状态。 不起妄念 读诵经文时,对所诵念的经文要字字清楚明白,不起妄想。若有杂念、妄想,就要赶紧将心收回来,保持专注。 自然背诵 因戒得定,读经是得定,不是背诵。念遍数多,自然会背,那是自然现象,所谓“自然中自然相”,没有丝毫勉强。 心开悟解 修行,要修戒、定、慧,诵经时戒、定、慧三个同时俱足,三个全部都有,所以会开悟。为什么?因为诵经时不会去犯戒,所以是能持戒;专心诵经,就是有定;经诵久了,其义自现,自然就有慧。 读诵佛经,首先要恭敬。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恭敬是信仰,《华严经·贤首品》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有了恭敬与信仰,读诵佛经才会进步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