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蓝
为什么说广元是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闲的生活方式外,最重要的还在于其超高的城市绿化;2017年广元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增加森林面积5万亩、森林蓄积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6%;
因此,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人们,还在为偶尔出现一次的“天空蓝”而感到惊奇的时候, “广元蓝”似乎已成为了广元美好环境的象征。
低碳、园林城市
“广元蓝”的常见,得益于政府坚持低碳发展,努力打造园林、旅游城市,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
因为低碳发展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低碳发展率先实施 四川唯一国家低碳试点城市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广元市认识到绿色低碳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协调统一的,在发展中注重避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避免了由低端产业、高碳能源向高端产业、清洁能源转型的过程,从开始就要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广元立足资源优势,在西部地区率先提出“科学重建、低碳发展”,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十二五”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并将8月27日设立为广元低碳日。
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第三产业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优质的旅游资源有利于提升城市低碳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竞争力,这不仅对深入开展国家低碳试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关乎广元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创建可持续发展载体 低碳农业园区 循环工业园区 生态旅游园区 城乡低碳社区
取得巨大成绩 获得国家肯定和支持
系列举措让广元的天空更蓝,大地更绿,空气更优,环境更美。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单位”、“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四川省唯一入选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地区的城市
城市发展西进主战场 建设青春活力新下西
嘉陵江、南河从广元市城区穿流而过,受山地城市用地条件限制,城市发展注定与水相依。广元城市建设形成了“顺河发展,东进西出,一心两翼”的总体格局。嘉陵江成为城市的主脉,沿其向西南方拓展,规划建设三江新区成为拉开城市骨架,拓展城市空间的主要方向。
随着城市的扩张,能用于城市发展的大片土地日益减少,未来难以有较为平整的片区地块来支撑城市发展;经开区是广元城市发展“一心两翼”的西翼,将成为经济建设脱贫攻坚、项目投资、产业发展“三大主战场”的主要阵地之一。
广元市地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持把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向三江新区集中布局,开辟城市发展新空间,建设宜游宜养宜商的生态新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行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引领区和绿色发展示范区,力争成为区域投资价值高地、功能辐射高地、产业集聚高地。
下西片区作为经开区腹心地带,地势平坦,幅员面积大,是市城区主要的棚改区,占据天然经济交通枢纽,随着今年十一期间西成客专的通车运营,年底兰渝铁路全线贯通运营的实现,盘龙机场扩建项目的正式动工,上石盘水电站的落成、广元港客运的正式投入使用等;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正进一步凸显,具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未来10年,下西将完成建设下西商圈,成为宜居宜商宜业,并充满青春活力的一个城市新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