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0日上午,双流海滨城广场陆续来了一群彩绘“双流之眼”的志愿者。他们前来参加由双流区委、区政府主办,主题为“乐善航都,汇爱双流”的双流区社会关爱援助网络启动仪式。
9点,启动仪式正式开始。主持人发布了双流区困难人群需求和7类援助产品后,双流爱心企事业单位现场捐赠了130万元。
这,标志着双流区的政府救助公共服务与专业化、社会化关爱援助服务相结合的新型社 会救助服务模式业已建立,对进一步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得到精准救助和帮扶,切实提升双流区精准扶 贫实效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双流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何幸川说,扶危济困是党委政府的首要责任。近五年,双流在帮困救难方面发放1.2亿元、医疗救助金3600余万元,受益困难群众8.2万人次,希望本次活动的开启能温暖一座城。
义卖水钻画
商人3000元买下还捐了30000元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一场义卖。
一幅水钻孔雀画匾被抬上舞台,主持人讲述这幅画背后的故事:它是白血病患者文文母亲花了两年时间,将一颗颗水钻粘贴而成。母亲计划留给儿子结婚时装扮新房,为了筹集50万元移植骨髓等治疗费用,不得不将其变卖,卖价仅3000元。
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一袭黑衣的蛟龙港管委会主任、双流工商联主席黄玉蛟,高高举起了右手,将其纳入囊中。随后,他又改变主意,决定再捐给文文一家30000元。
黄玉蛟说,他将把这幅画还给画的主人,希望激励文文有战胜病魔的勇气。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他时,黄玉蛟情绪激动,哽咽,泪眼婆娑。他说,3000元对于患者来说是杯水车薪,对于救命远远不够。为此,他才决定追加捐赠。下一步,他将发动当地工商联7000多家民营企业成立慈善基金,共同加入到社会关爱的洪流。
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长刘永昌:
社会关爱援助网络能消除救助盲点
双流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社会关爱援助网络坚持以服务群众、服务民生为主线,以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为依托,构建“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调、社会参与、机构运营”的运行机制,以政府现有救助政策为基础,建立健全“两级中心、三级网络”的社会援 助体系。通过前期试运行,已经对全区民政协理员进行了困难群众筛查培训,动态推送226户困难家庭,已经对186户进行了调 研和立案评估,梳理出7类具有代表性的困难类型,将在下一步工作中进行对口援助。同时,区关爱援助中心对援助网络进行 了挖掘拓宽,通过职能部门、镇(街道)、本地社工机构的三类联席会议,横向纵向结成全方位覆盖网络,确保困难群众受助 渠道畅通。
成都市民政局刘永昌副局长说,随着城乡低保制度的落实,保障了“收入型”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但在低保制度保障之外的收不抵支的“支出型”贫困家庭的困难日益突出,尤其是因病、因灾“支出型”家庭的困难更是雪上加霜,成为社会救助的“夹心层”,这类特殊困难群众同样需要来自政府的社会的帮助。成都市推进的社会关爱援助体系,打造出“一站式”、“三级”服务平台,构建成“四级”服务网络,让支出贫困群众得到帮助,消除了社会救助的盲点,是对低保和医疗救助政策的补充,切实推动精准扶贫荼的落小与落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