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开出一成都,万脉千流源望丛。郫都区,八河并流、沃野千里,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快节奏与最美川西特色的生态田园美景在这里交相辉映,书写着郫都作为成都最年轻中心城区的时代新篇章。
在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市委作出了“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战略安排,地处成都之西、上风上水位置的郫都区,积极响应市委“西控”战略部署,郫都区委、区政府深刻思考市委对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的重大战略布局,科学分析区域发展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按照“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大力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提升绿色发展能级,保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的任务要求,坚定不移地落实“西控”战略,坚持“西控战略统揽,规划体系管控,功能布局引领”,积极推进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城市组团有机更新展“四大功能区”建设,实施创客郫都建设、产业转化空间提升等“十大行动计划”,奋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都市新区。
“西控”带来什么?——郫都思考
深化改革创新 抢抓“西控”历史机遇
“西控”是挑战,更是郫都区创造独特竞争力的重大机遇,郫都区委主要负责人认为,落实市委“西控”战略部署,就是要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深化改革创新,发掘资源优势,通过深化对郫都区情再认识,具体落实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上来。
从区域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郫都区正经历从农村变城市、郊区变市区、代管变直管的历史性跨越,面临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产业体系正从传统产业主导向新兴产业引领转型,“西控”战略的具体要求,也正是为郫都区历来坚持的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之路,也为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西控”做了什么?——郫都实践
大力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 切实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2017年,郫都,撤县设区建设元年,“西控”在这里已生动实践。
一条红色的产业发展之线——3月17日,郫都区2017年一季度68个项目集中开工,涉及精密仪器、生物医疗、大数据等行业领先项目;3月30日,2017郫都区城市价值投资推介会举行,万科、华润、龙湖、恒大等国内地产“大佬”纷纷将关注投向这里;4月7日,菁蓉镇项目建设年集中签约,包括家庭物联网整合网关及大数据处理平台、天府国际基金小镇等16个优质双创项目落户;5月13日,郫都区与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临港集团、上海荷福集团就“菁蓉智谷”项目签订四方合作协议;5月、6月,“亚太青海峡青年创业园”、京东云创空间纷纷建成启用……
另一条是绿色的生态发展之线——3月初,成都首条“空中绿道”在徐堰河三道堰段建成,不单单如此,沿徐堰河、柏条河、沱江等,贯通郫都全境、长达220公里的沿河绿道陆续建成;3月25日,成都规模最大的田园综合体多利农庄在郫都建成开放;4月,郫都区近年来执法力度最大的无证无照经营小作坊(企业)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胜利,依法拆除占地上千亩的三无企业,还城乡一片生态绿色……
红线,是郫都区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瞄准人工智能、微生物工程等未来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清晰脉络。
绿线,则是郫都区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有机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和乡村旅游业发展,以及扎实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地和环城生态带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切实保护和提升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的务实举措。
红线、绿线的共振共兴,正是“西控”战略在郫都的落地实践,也是郫都区准确把握“西控”战略内涵,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贡献的郫都力量。
“西控”着力点是什么?——郫都行动
落实对标管理要求 坚持“西控”战略统揽
按照对标管理工作的要求,郫都区确定了下一步工作举措,将坚持“西控战略统揽,规划体系管控,功能布局引领”,推进“四大功能区”建设,实施“十大行动计划”。
着力一:筑牢城市生态本底
坚决履行守护饮用水源职责,严格保护徐堰河、柏条河饮用水源地,落实三级“河长制”,年内完成生态搬迁960户。6月底前完成环城生态区绕城绿道施工断面拆迁,10月底前锦江轴府河源绿道进场施工,三年内新增绿道280公里、建成500公里。严格产业准入,6月底前全面关闭养殖场、8月底前全面取缔“三无企业”,逐年淘汰转移落后产能。推进土壤生态修复。
着力二:彰显现代田园城市形态
实施增花添彩、亮水治水、拆墙透绿“三大行动”,三年内建成安靖湿地、春台湿地等6大湿地,新增绿地74公顷,绿地率达45%。编制镇村院落规划管理导则,抓好“五个严禁”。实施灌区轮作系统和乡村林盘保护,三年内完成核心区6村保护建设,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推进多利农庄连片建设田园综合体,加快蜀国鹃都等五大赏花基地建设,提升农科村“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青杠树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品牌价值。
着力三: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
集群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主动承接高新西区电子信息重大项目辐射,加强上下游产业配套。加快成都现代工业港整体转型升级,推动集成电路、柔性传感等产业集群发展。依托国家信息中心、电子科大等培育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等未来产业。扶优做强食品产业。推进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江南大学等合作,改造提升郫县豆瓣工艺流程,开发益生菌等健康、即食食品。加强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实现丹丹豆瓣等3家食品企业上市,打造“美食之都、世界厨房”。做优都市现代农业。做响“天府水源地”区域公共品牌,年内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总量达243个。三年内实施6万亩高标准农田整治,打造10万亩生鲜蔬菜出口加工基地、港澳特供基地和集团专供基地。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体验农业。
着力四:打造创客郫都品牌
坚持极核引领。面向全球聚集创新要素,引进更多高端人才,与电子科大、上海临港集团等合作,年内启动一期投资70亿元的“菁蓉智谷”和2.5平方公里国际社区起步区。深化知识产权改革,探索“梯度转移三步法”,打造菁蓉镇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强化多点支撑。加强与周边高校合作,打造交大数控等6个环高校创新街区。依托中航工业、华讯天谷等企业,深化军民融合创新。推进全域覆盖。全面弘扬创客精神、塑造创客文化、开展创客教育、实施创客行动,带动全域创新创业。
着力五:加快建设人文郫都
挖掘郫都人文历史,年内启动建设467亩望丛文化特色街区,完成96亩扬雄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依托府河源绿道体系和水网湿地,启动安靖蜀绣小镇建设前期工作。发挥郫县豆瓣品牌优势,打造全球川菜生产集散中心、川菜人才培养输出中心、川菜文化传播中心。培育壮大文创产业,华夏幸福基业、四川传媒学院等投资168亿元,年内启动建设中国文创硅谷。
着力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建立党建工作“三张清单”。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培养政治强、懂城市、会经济、善管理干部,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三年内招聘急需专业技术人才200名以上。深化社区治理,坚持“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机制,建立民生服务社区居民评价、效果导向机制,推广郫筒街道政务微服务。落实容错纠错办法,激励干事创业、担当有为。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