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661|评论: 2

[东进潮歌]  扬短避长优成忧  中心日渐失秀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6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扬短避长优成忧  中心日渐失秀首                                                         


                                 ----四谈"中忧"变"中优"                                                                              

       反复领悟省委常委,成都市委范锐平书记关于“中优“目标的重要讲话精神,成都中心区域的精进谋划,必须十分注意“城市腹心“这个自身的固有特点。相对于周边县市与乡镇山村的变化情状,用“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精“的竞彩赛异的思维践行,以取胜致佳之。百事同理,仅试举旅游观光,休闲拜祭之场所,论比园、院、宫、寺、祠等,中心城区的优势至今仍是无与伦比,远胜于乡镇,和周边县市。虽然,非城市中心,有山水空气的绝对优势,而城市中心则有人文艺术,人才多广,尤其是历史文化的集中优势呀!
       通覌成都中心城区的上述场所,恰恰在自身的“文化优势”方面,没有很好地扬长而避短。几乎所有旅游休闲胜地,很是缺乏可供游人入心入神,过而不忘,走而思来的文化、文明景象与氛围。大多场所,多是转瞬即逝,少文浅涵的歌舞说谈闲聊之类。即使含蕴较深者,也是稀罕难见,且又过于追深求古,只适“小众”读者的老旧陈设。而其能够满足广大普通百姓的无声而能长留、久念的新体“诗词歌赋联”等文化文学品类,少之又少,更不见倡导。如此景象,面对日夜“争先恐后,后来居上”,且还有“时鲜瓜果”相助的乡村镇县之比拼,我中心城区的”史优地位“,岂能维持永远,而不岌岌可危矣?!!
                                                                            中华人文名家蜀都联谊会
                                                                            中国华晟辞乡赋市工作室
                                                                            四川成都市锦江菱窠书屋
                                                                          2017年6月16日于锦江菱窠   

                                                           附,  我的辞赋观 /冷林熙                                    

                                                             --- 何止写赋当警钟
                                                     孤斋僻阁风雨路,千古美文名虚徒。
                                                     我劝文昌爱百姓,不拘一格创新赋。

        始于先秦,盛于汉魏之辞赋文体,因兼具诗歌、散文之优势特点,而颇有写人、绘景、状物、抒情、咏叹、叙事、论理之妙能。其如诗如歌,高雅俊逸之风格神韵,使一些文笔大师声名远播,流芳百代,也让多少看官读者入痴入迷,千古诵吟。
       然而,也不无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和人为的偏念等诸多因素,使辞赋的发展终难摆脱风雨飘摇的历史命运,而远不如同为古生古长的诗词戏歌小说那么百花齐放多而普广。其一时之历史兴盛,也只不过瞬现于区区蕞尔之宫院圣殿而已。乃至因为偏倡辞赋之韵律骈偶等古僻形式,而使中华文苑,还久久出现过从 三国到隋唐等“八代之衰”的凋敝景象。
    笔者在成都从事家教写作和受聘开展文化旅游新兴项目创意策划,特别是探索传统文化同家乡新农村建设结合打造“中国辞赋之乡”,开展创新辞赋之写作实践期间,以成都及周边地区之山水风情、历史人文等题材,写下新赋文稿百余篇。相继有荣获首奖,入选辞书,和上墙、刻碑、登报之派用,并大多被“中华诗词论坛”,“中华风雅颂”评为精华文章。并被“中华辞赋家联合会”全部收入书库。特别是,当我将其发表于那些更多百姓读者的网站上,点击者多达数千、数万甚至十数万之时,则更增加了我推而广之,奉献大众,服务社会的期望与信心。
    尤其,惊见百姓大众,十之八九不知赋为何物。而常常囿于狭小业圈的作赋者,大多不论题材和读者对象,一味追深求古,盲目崇骈,偏于强化辞赋的“文学性、师古性、小众性”的旧时特点,而失于弱化它的“兼容性、记实性、大众性”发展需求;甚至只为求得学究专家之好评,争得赋赛之虚荣奖赏而寡喜,等等;(本来各种辞赋评奖只有专家而无大众参与就很值得商榷)而让唯尊“骚、骈、律之古赋,才为辞赋之正宗正品”之偏见一统天下。致不少作赋、读赋者,醉迷于古旧程式之作,孤芳自赏;而不知如此你推我促,使本来就命运孤寂而今虽稍有转机的辞赋,又随时面临重走与世隔离老路的严重危机。更不知,甚至还不愿看到,浅显而流畅的新赋,尤可亲近百姓,万家飘香,等等。正是这些,则更使我铁心坚毅,矢志不移,献身辞赋创新改革,不见辞风赋气之匡正而誓不罢休!
   为便于人们对辞赋的特点要义,有个比较容易的了解掌握,我对辞赋的定义试作一个浅显明白的概念性表述:那就是----凡有一定量分的铺陈、比兴、对偶、等古风新韵而文辞舒美以明显区别于绝、律诗歌和散文者,都可称之为赋!
    虽然,我也喜欢、欣赏、学写过古赋。也一贯主张今古各类辞赋并存相长。但为辞赋长足发展和相对广普的良知和责任所警示,我不得不历经万千反思而深切悟知:种种古赋,甚而形为绝美之作。作为专门家研究、收藏甚或用以借鉴一些好的元素而使辞赋之“创新不失谱味”则是无可厚非的。但它绝不是现实,更不是未来首当推崇、提倡的辞赋发展的适时主体与顺世潮流。正所谓“继承不可拘泥,不是复古”为佳之,更不能把承古强化为比古赋还刻板,比古人更加古僻!须知,我们的文章到底是写给今人和后人,而不是叫古人看的啊!
    我的家乡坛罐及别的成都周边地域均为古蜀,尤其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衍生之地,名胜古迹,先贤遗风,世代英贤人文情脉,多而厚重;当今发展,累累硕果,步步高楼,而未来之城乡统筹,改革推进,成都东南龙泉山东麓,川中丘野,又有“三湖一山”广阔地域之文化旅游,“天府新区”及新农村建设,更具天赐良缘,大好机遇,无与伦比。借以新赋华章,简明、畅达,鲜靓、生动之奇功,将“天府之国”,今日蜀都之骄人风貌展现于世,其玉溅珠烁,脍炙人口,异彩流光,动人情怀,自会有目共睹,不言而喻!
    作为辞赋之新篇习作,《蜀赋新篇》《赋韵天府》选了成都所辖及近邻之一市、一区、一县、一镇,一乡、一村、一坝、一山、一水等地域,特别是川西、川中、川南、川北城乡结合部之典型地区为题材集点。试想让古旧之辞赋不再束之高阁,孤守于幽深庙堂,学府书斋而得以继承发展,使之与时俱进,踵事增华,开一代平民文赋、散赋、语赋之新风,让其走进寻常百姓之家,成为助推城乡统筹,破解“三农”难题,构建西部发展高地强省,独一无二之“文化品牌”岂不快哉,乐哉 !
    恰逢中华文化更需大力发展之际,而以此书奉献给热心传统文化,有志于打造“中国辞赋之乡”的英贤、同仁们,让其大展身手,创出盖世功业,广施大善于万民,又是何等之至欣至喜之幸事也! !

                                                                   望江楼赋/冷林熙

         屹万里长江之上域,共“三楼①”并驾媲美。处千古成都之东南,与“两祠②”齐驱争妍。增堂堂天府之美景,秀滔滔锦江之水天,彰百代才女之风雅,孕十里竹海之宝琰。此乃成都望江楼写照之开篇矣!


      遥想百余年前。川民智善祖先,为念诗人薛涛,择其居家名地,建兴望江楼槛。继“崇丽”主楼之后,亦修濯锦浣笺,又泉香榭并五云仙馆。一览群楼佳作,昂然锦江河边,为象征诗人,高风亮节,如竹常倩,又引中外之名竹,多达二百余种,遍植于楼阁之间。翠竹锦林,高楼腾巅,烘云托月,气势非凡。好个地灵人杰,妙手神功,傍江建楼,依楼兴园。于是乎,江龙楼凤,璧合珠联;竹柳成荫,佳偶俦伴,国级文物,古楼精典,成都标志,人文大观,声名远播,中外传焉!
      君不见,万象江楼,四层叠起,翘角飞檐。鎏金宝顶,夺目耀眼。其壮丽之气势,横俏华西之南北,纵娇川渝之河山。上眺雪域之峻岭,下望中川之群峦。名楼之下,河滨公园,竹锦柳岸,碑井亭栏,廊榭坊阁,诗书楹联。历史人文、自然景观,风情万种,百宝竞艳。登斯云楼,触目惊叹:一步一层天光水色,一回一春丽都倩颜也!
      曾记否?日暖风和之时,漫步锦江滨岸,情观望江楼阁,喜获妙趣万般。斯楼之姝美情状,逾越之天..上..人..间。犹东海之龙宫出水,波光影映,碧浪飞翻;如玉帝之圣殿凌霄,云雾缭绕,虹霞铄闪;譬海市之蜃楼幻景,烟霭飘忽,阁宇隐炫。似孔雀开屏,玉绕珠环;若仙鹤乘风,首昂翅展;像凤凰朝阳,腾晖耀灿。
      主楼之形造结构,天作之美。气宇扬轩,既丽且崇,建艺精湛,柱檐设计,非同一般,下四上八,奇特妙玄。谐媾协调,世之罕见,疏密相成,阁敞廊宽。天衣无缝,视觉欣然。群楼神韵风彩,诗情画意,声色留香,涵蕴深远。 心宁意静之际,顾望凭栏;岷水滔滔,碧锦绵绵;雪岭银峰,玉垒云烟;峨眉佛光。青城道观;剑阁细雨,龙门山岚;北川丽日,巴渝婵娟;峡口金秋,荆江春澜。半壁好山河,尽收斯楼眼!
      想吟诗楼里,薛、元、白、刘③,杜牧、王建,此唱彼合,趣雅情酣。又开阁④群英,一代新彦,忆他日旧游,春城花潭,琴台、浣溪,诗社文苑。吟歌赋诗,共庆同欢,历历在目,光艳重现!
      而纵览群楼,廊亭坊馆;几池光波,古井月半;一巷枇杷,满楼楹联;《洪度集》书,九洲仰瞻;无边竹海,江楼水天;幽深曲径,逶迤柳岸,万千游君,感同身受,迷醉其间。或曰:“诗书楹联三文绝,竹柳楼江四景观;品出人生百味情,涤净尘襟一心田!” 数竹海楼苑,有多少智善新秀,仿学世代前贤,仰楼效先辈,为人树风范!
      歆今朝,多少幽思,多少窃愿;多少爱意,多少眷恋;多少丽藻,多少华卷;岂不有如,楼下江流,奔腾向前,踵事增华,启后承先;同铸斯楼神韵风貌,共染此处名苑香笺也!



     注; ①:指地处长江中下游的黄鹤、岳阳、滕王三座临江楼阁。 ②:指武侯、草堂两座祠。 ③:分别指薛涛、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 ④:指崇丽阁建成开阁典礼,群英荟翠,畅想旧景人文,同庆新景添彩。



                                    中国华晟辞乡赋市工作室

                                    四川成都市锦江菱窠书屋

                                                                        大 慈 寺 赋                               

                                      ---冷林熙文集(下卷)《赋韵神州》“西南篇”撷选

      神州天府之国,蜀府故都中心,尊尊大慈古寺,泱泱佛界明灯。长史悠悠可鉴,举世寥寥难寻;高僧大师,涉历五湖四海;信众游客,遍及万家亿民。秘籍奇观,每每涵厚蕴深;无量功德,代代古继今承。
    隋唐始建,递接明清至今;几经风雨,劫波不无频临。或衰或起,终得复而再兴。大唐玄宗幸蜀,(1)路见慈僧,街头施善,拯济百姓,皇心感激,励鼓其行。遂即封田千亩,亲赐寺名,提额敕建:“大圣慈寺”。先皇宠佑,至贵至尊。武宗灭佛,免于废幸。多次毁于兵火,修缮不绝于历朝。焕新乃铸其运程。
    寺宇构筑,壮观而宏丽。楼形阁貌,精湛以超群。九十又六院,八千五百四十二间,史造之规模,堪为世之绝顶。寺域周遭,溪河环绕,街道纵横;庭院内外,古木参天,緑树叠荫。虽为市井佛院,却也闹静分明。故都古寺,万象共荣,神空映朗,相得益彰,自来人气旺盛。入其幽游,顿生敬畏肃穆,进而开悟涤襟;览胜索轶,更见藏经遗瑰,满眼异彩纷呈;吟诗品画,无不赏心悦目,即令慨叹震惊。
    盖因大唐,玄宗僖宗,先后西迁,幸蜀蓉城。以致他日成都,画师云集,画风盛鼎。大慈圣寺,壁画琳琅,比比皆是,多达一千二百余幅,(2)盖世绝艺,撼动朝野城村。“举天下之唐画者,莫如大慈之盛”。宋代李纯之:《大慈寺书记》,堪为铁石之佐证。而宋嘉佑元年,苏轼苏辙,酣游大慈,叹赞寺内壁画:“精妙冠世”,可谓代言,万千人众之心声矣!
    盛唐武德元年,三藏法师,玄奘高僧,离京入蜀,乃于大慈,随宝暹、道基、志振等法师,研学经纶。其献身佛学之愿,虚怀若谷之慨,西行取经之志,无不由此而孕生。长庆年间,国师知玄,讲经普贤阁下,每日听众,涌聚逾万之多,其势无异倾巢倾城。
    唐宋两朝,大慈佛缘,紧连中韩日本。三国学术交流,此寺贵为要阵。开元年间,新罗国王之子,(3)无相禅师,先后于长安成都,厚享玄宗,两次召见之尊。后命重建大慈圣寺,广开讲席,深得法要,世称保唐禅派创始之人。宋代道隆禅师。自幼出家入寺,于此学成之后,淳佑六年,率众东渡日本。首传禅法,嵯峨天皇召謁,并敕迁建仁寺,身居日本三十二年,弟子如云。其身德高望重,堪与鉴真和尚齐名。道隆归寂,被敕“大觉禅师”,此乃日本禅界谥号之始称也!
     再叙该寺,极盛之时,号拥蜀都东城之半,誉为天府游览名胜。每逢庙会,更是热闹非凡,无与比伦。其灯市、花市,蚕市、箹市,麻市、丝市,七宝之市,滨江夜市,等等。多姿多彩,争相展示与竞。赏阅《方兴胜览》:“登大慈寺前云锦楼,观锦江夜市”;及田况之诗:“登大慈寺阁观夜市”之记,皆为史之明证。昔大慈市景之盛况,其夜市习俗之沿袭,直至近现当代,仍乃存续延伸。
     大慈添福缘,圣地多轶闻。史实难尽数,此述一故凭:宋尚书侯继图,为官成都之时,一段奇妙姻缘,传为世代佳话,早记圣寺诗文。宋代有书,《玉溪论事》记载,继图虽官,仍持儒士雅性。常时光顾,大慈圣寺。“一日秋风四起,倚栏于大慈寺楼,有大桐叶,飘然而坠。”上有诗云:“拭翠敛双娥,为郁心中事。搦管下庭除,书成相思字。此字不书石,此字不书纸。书在秋叶上,愿逐秋风起。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天下负心人,不识相思意。有心与负心,不知落何地?”遂将桐叶收藏。五年之后,娶一任姓才女入室。不料一日,其妻偶见题诗桐叶,惊讶之余,面夫而问:“此是妾书叶时诗,争(怎)得在公处?”候继图答:“在大慈寺阁上倚栏得见。”小姐顿开笑颦。继图又言:“即知今日聘君,非偶然也”。自此而后,夫妻恩爱有加,继图官运亨通,直至高位上品。由此联想对比,《唐诗记事》与《侍儿小名录》,所载题叶诗文,多生凄凉叹息之情。(4)而成都大慈之故事,则令人颇感幸福美满,心想事成。“天下题叶诗无数,唯有灵验果成都。”此乃言之理真也!
     又及当下,寺风史范,与时俱进,大慈圣寺,善会创新。慈悲仁爱,广泽世人。凡若会员,日省三角,月积善款,拾零成整,人均年计,百廿元钱,作以捐赠。圣寺中兴重开,仅仅十年光景,无数菩提功德之会员,一年一度,奉献爱心。慈善活动,捐助慰问,城镇街道,低保贫困,空巢老弱,残障人等。如斯善举,尤使受众感激,亦令百姓赞称!
     然则,追忆圣寺,大慈大德,只愧才疏学浅,力难从心。此一拙作小赋,安敢尽绘,名寺胜地,历史之辉煌,当今之繁荣,未来之憧憬?兹唯祈愿,圣寺风范,一如既往,若锦江之清流,滔滔向东,永不止停欤!

  注:
    1、唐大宝15年(756年)为避安史之乱,玄宗西迁成都,路见大慈寺僧人英干于街头施粥,救济贫民,为国祈福,而深受感动,乃为英干敕书“大慈圣寺”匾额。并赐地重建该寺。
    2、当时,大慈寺壁之上有各种如来佛像1215幅,天王、明王、大神将像262幅、佛经变像114幅,人称“一世绝艺”。
    3、新罗国,乃为而今之韩国。
    4、有如唐诗人顾况,在洛东门水上,得梧叶上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第二天,顾况也在桐叶上题诗:“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如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并将其投向流经皇宫的小溪。过了十余日,有人又得诗:“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叹不及波中叶,荡漾乘舟取次行。”并拿給顾况看,顾见之,不禁黯然神伤,摇头叹息。还有诗人卢渥所拾绝句题叶,等等,也是如此结局----。

                                                                  中国华晟辞乡赋市工作室
                                                                  四川成都锦江区菱窠书屋
                                                               2015年4月2日简阳冷林熙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四谈”中忧变中优“作点注释                                                                             
                                               冷林熙        

       成都的所有景点、胜地,都有惊世骇俗的传奇故事。比如人称“永恒主题”的爱情故事,就几乎无处不有。诸如锦江南岸玉女津口(今望江公园)薛涛与元稹的“萍水之恋‘’;狮子山原始丛林园地,名校教授,谢谦、与钱一鸣当年之同窗“童话之恋”;大慈寺林园江边,宋代尚书侯继图与任家才女之“桐叶诗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琴台奇缘之“生死之恋”等等。只可憾,这些令人荡气回肠,情动肺腑而颇有“正反教益“的传奇故事,却没能很好地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诗词歌赋文画曲“等夺目耀眼的形式,广泛而长久地宣传与彰显。试想,如果发动市民,尤其是中小学生,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常态地,而不是一时地,坚持把成都的历史故事与现实奇闻,很好地写照宣传下去,那该是何等壮观而又无与伦比的“中优“景象啊!这对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的锻炼、进取、提高,乃至教育的改革创新,又是何等的意义深远而重大。

                                              2017年3月17日首发于锦江菱窠斋




原始丛林, 爱情故事, 狮子山, 大慈寺, 成都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的所有景点,胜地,都有惊世骇俗的传奇故事。比如人称“永恒主题”的爱情故事,就几乎无处不有。诸如锦江南岸玉女津口(今望江公园)薛涛与元稹的“萍水之恋‘’;狮子山原始丛林园地,名校教授,谢谦、与钱一鸣当年之同窗“童话之恋”;大慈寺林园江边,宋代尚书侯继图与任家才女之“桐叶诗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琴台奇缘之“生死之恋”等等。只可惜,这些令人荡气回肠,情动肺腑而颇有教益的传奇故事,却没能很好地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诗词歌赋文画曲“等夺目耀眼的形式,广泛而长久地宣传与彰显。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