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力,是一种坚守、一种坚持。有定力的人,正念坚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有定力的人,心地清净,如如不动,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心。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才能咬定目标,奋发有为,不被腐败的“妖邪”所惑,才能交出作风改进、纪律严明、惩治腐败的优秀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抓中共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在作风建设环节取得突破,到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打虎”“拍蝇”“猎狐”一起抓,再到强化党内监督,发挥巡视利剑作用,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再到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管党治党保持步步深入的态势。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党的各级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明显增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坚决落实,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 尽管如此,目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难题。形势上,仍有干部群众对纠正“四风”、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等提出质疑。有人认为,八项规定的实施,取消了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超标”福利,是矫枉过正;有人认为,反腐败应“适可而止”,因为大批贪官落马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积极心态,只有削减反腐力度才能让干部们“安心工作”、“敢于作为”。思想上,一些党员干部对中央反腐败的决心、信心和目标认识不到位,不能清醒判断时局,存有“届末可以收官”的思想;一些党员干部还存有 “光明区长孙连成”式为官思想,为官不为,廉而不勤。这些挡在反腐道路上的“妖邪”严重阻碍了党中央取得党风廉政建设的“真经”,纪检监察干部要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不为外邪所侵,不为心魔所扰,助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首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概况为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只有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动摇,才能不被外界腐败气息所侵蚀;只有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动摇,才能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只有坚守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不动摇,才有源源不断的为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其次,树立反腐败斗争必胜的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无论是“打老虎、拍苍蝇”的数目,还是纠正“四风”的成效;无论是巡视工作的广度,还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所取得的成绩无疑带给我们巨大的信心,我们要保持这样的信心,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更深、更广。 再次,准确把握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虽然我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四风”问题又表现出“隐身衣”、“地下战”等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在反腐败斗争的过程中,要精准确把握、准分析斗争形势,保持坚强定力,明确反腐败斗争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在长和常、严和细上下功夫,常抓不懈,锲而不舍,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 最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与监督。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只要有人民群众的参与与支持,就一定能保持“有腐必反,持续推进”的势头,有效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我们面临严峻的形势,肩负重大的任务,我们要永远保持政治定力,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持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把党风廉政建设一步步引向深入。(潘明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