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田村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民国初年,当时整个中国已经进入动荡年代,军阀混战,社会上匪患横行,百姓生活艰难。
邛崃城里北街纸火铺的陈老板,天刚麻麻亮就出门了。他最近生意兴隆,但也有些着急。经过清明节,他的纸存货已经不多了,马上是端阳,跟着就是七月半,纸的销量更大。他决定亲自到下坝场的官田冲李家纸厂走一趟,预定点货。他出南门到十方堂渡口,坐船过了南河,经黄鹤堂,孔明场,到了下坝场,向南沿着范沟的一条窄窄的弯弯曲曲的红砂石板路,时而上坡,时而下坎,继续前行。五六里长的沟,分布着七八家纸厂,沿沟两边,窖池密集,泡满捶破的竹麻,蒸煮竹麻的黄锅热气腾腾。几头水牛,拉着石滚,转着圈碾压竹麻。也有的纸厂,用人工捶竹麻,他们喊着竹麻号子,声音苍凉而悠长。在简易的窝棚里,工人们赤着上身,用竹帘抄纸,不时用木棍在料缸里搅拌,他们把抄出来的纸,一张张重叠在一起,然后挤压去水,再把它们分离开,最后晾晒,作坊周边的竹竿上,晾了很多已经抄好的纸。
沿沟纸厂太多,大家都往沟里排废水,整个沟流淌着像牛尿样的黑黄色的水,上面浮着一层厚厚的白色泡沫,在水流中打旋,空气中弥满着一种呛人的石灰碱的气味。在沟的崖壁上,打了很多圆孔和方孔,深约八寸左右,嵌入四五尺长的木条和石条,状如栈桥,上托着相连的长长的竹筒或者木槽,大家都用这些竹筒或者木槽从上游引清水。也有纸厂在栈桥上面堆竹麻,整个沟几乎被遮盖。
陈老板来的很巧,这天是阴历的三月十六日,是造纸业的祖师爷蔡伦的祭祀日。蔡伦像就刻在纸厂旁边沟对面的悬崖绝壁上。官田冲纸厂的李老板带着一家人和工人,密密麻麻,大概几十号人,先向蔡伦献上猪头鸡公,焚香,燃烛,烧钱。然后是道士念经,经文中说,感谢蔡伦祖师爷发明了纸,后世万民受益。道士唸完经,李老板带着众人齐展展地跪下,向蔡伦叩头,求蔡伦菩萨保佑纸厂生意兴隆。
祭祀完毕,李老板请陈老板到他家里小坐。李老板的家,就在蔡伦菩萨像的对面半山腰上。远远望去,竹树深掩,青瓦微露。行数百步,忽然一石梯耸立面前,石梯宽一丈余,高三丈许,坡度约50度,七十八级台阶,梯两边为护栏,高三尺,栏头有石鼓,上刻花鸟鱼虫,人物戏文,十分精致。石梯尽头为龙门子,非挺立仰视,不可得见。龙门子飞檐翘角,黑漆晃耀,两盏红灯笼高挂。一门洞开,恍恍如巨兽大口。石梯左手,有堡坎三,层层叠加,次递后缩。每条堡坎长约七丈,高六尺。用长四尺,见方一尺的条石砌成,严丝合缝,平整如切。石堡坎,龙门子,石梯,它们组合在一起,而又高高在上,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会使初到者,不由自主产生一种臣服的心理。
进了大门,宽敞天井和屋沿为石板铺就,房屋高朗,黑漆森森。吊礅,搁机,门窗,都是雕花敷彩,做工精致。各天井挂了很多房屋落成时亲友的贺匾。在堡坎的上面还修了几间房,称为俑房(花房子)。这是李老板方便本族人开办红白喜事修的。陈老板心里说,这房子的规模装饰,比邛崃城里的一些大户人家还豪华,看来,李老板真是造纸发了财了。
李老板在下坝场,除了是纸厂老板,还有一个身份,叫团总,就是地方武装的头头。陈老板拱手说,李团总,近来店里缺货,想你这里进点纸。请帮忙。李团总抽了一口水烟说,现在要货的很多,成都有几个大纸商都派人在平乐坝住下来守到发货了。不过你是小店,要得少,可以想办法,匀点给你。陈老板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是一百多年前官田冲纸张生产和交易的场景。
几天前,我到官田考察造纸遗址。官田的旧地名尚在,官田村的建制已经撤销,它已经划归平乐花秋村管辖了。我问当地人官田地名的来历。当地人说,曾经在耖田时,在一块田里发现一口钟。所以叫官田钟(冲)。这可能属于民间传说。我查了一下,官田,就是公田的意思。这个地方,以前是不是有归朝廷所有的田地,因此得名,还待考。
漫山遍野的郁郁葱葱的竹林依然茂密。官田现在仍然主产竹子。我去时就遭遇四辆拉竹麻的农用车挡道。他们说,这些竹麻是拉往外地的,做啥子用,他们也不知道。竹海依旧,但与百年前对比,官田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条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已经湮灭在荒草之中,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水泥村道在群山中盘旋。原来遍布一条沟的一个接一个的纸厂,早就荡然无存。村民说的过去像牛尿一样的黑黄色溪水看不到了,现在的小溪,野草繁茂,流水叮咚作响,清澈透明。我想找一处泡竹麻的窖池拍照,当地人带我去看了,那窖池已经被土填埋,上面种满了厚皮菜。根本看不出过去是一个窖池。
只有崖壁上的那些圆孔和方孔,还残留过去纸厂的一点痕迹。不过,有的被小鸟当成了窝。这里的村民,还能背诵一首关于造纸的民谚:“抄纸不成张,王母娘娘说药方,一瓢花药一瓢浆,抄纸才成张。”我问,其中的花药是什么,他们说是一种树。看来,过去官田的支柱产业,颇为风光造纸作坊,已经很难看到痕迹,它们更多只留在村民的记忆中和娓娓道来的龙门阵里了。
蔡伦的石刻像还在。邛崃虽然纸业发达,但迄今为止,发现蔡伦雕像,大概就只有这一处了。石像头部被破坏,残破,村民告诉我,这是文革中破四旧砸的。石刻为浮雕,有三尊菩萨。中间那尊为蔡伦,其右边,为观音,左边一尊疑为川主李冰。上有文字,有些残缺,横额好像是“玉琯献瑞”,中间的对联是“利用前民,功垂后世”,这幅对联明显是说蔡伦的。另一联残存有“南海驾慈航”,“西川增盛福”字样,是说观音和李冰的。
“玉琯献瑞”,很有些意思。一般解释,玉琯,即玉管,古代管乐器,用玉制成,像笛,六孔。但在这幅横额里,玉琯指的是竹子,是竹子的美称。其典出自唐白居易《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的诗。这是一首咏竹子的诗,该诗很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竹子的千姿百态和诗人对竹子的各种感觉。其“叶翦兰罗碎,茎抽玉琯端。”一句中的玉琯,就是指竹子。“玉琯献瑞”的意思,是说竹子给人们带来了瑞祥,好运,财富。反映了用竹子作为原料的造纸老板,对官田村漫山遍野竹子的深厚感情,对竹子的感恩和期盼。“利用前民,功垂后世”明显是赞美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的历史功绩。在雕像中,我看到蔡伦右手还持一长形物件。老百姓告诉我,那是抄纸用的竹帘,我想,它也可能是一卷纸,而到底是何物品,尚需考证。
供奉观音,是因为观音大慈大悲无所不能,供奉李冰,因为他是川人心中的神,但是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观音大士和李冰,其地位应该高于蔡伦。而在这龛石刻中,观音和李冰,却被作为了陪客。可见蔡伦在纸厂老板心目中的地位,也凸显造纸业在当地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翻开邛崃的地图,可以看到有两条河从西南方向流向邛崃。北边的叫文井江,南边的叫白沫江,它们在马湖汇合。两江之间,夹了一条山脉。如果我们再把平乐,火井,水口,马湖这四个点连接起来,大致会围成一个较规整的菱形,这个菱形区域就是邛崃古代造纸的中心,它处在两条江的下游内。考察这个菱形内的自然条件,山连绵而不很高,很适合竹子的生长,砍伐运输也相对容易。这里还有很多沟溪,水量丰沛,这是造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邛崃有名的造纸地方,金鸡沟,芦沟,纸房沟都在这个菱形内 而官田村处的范沟,也处在这个菱形内。这些溪沟的流水方向又呈从北向南之势。由于纸厂太多,以至于大量的夹着泡沫的造纸废水,大部分流入了白沫江,江面一片白沫。白沫江因此得名。
从宋代到民国,那时候邛崃主要生产两种纸,用于制造冥币的焚化纸和作为卫生包装用的粗纸,也称草纸。平乐金鸡沟一带以生产焚化纸为主,而下坝官田范沟一带,以生产草纸为主。
在四川。有“成都草纸半平乐”之说。平乐纸成为邛崃纸的对外名片,也是地理标志产品。可以看出邛崃纸业的发达程度和重要地位。一个产业的兴旺发达,会造就一批富豪。电脑的发展,造就了比尔盖茨。互联网的发展,造就了马云。现在是这样,古代也是这样。邛崃纸业的发达,也造就了一批地方富人,最有名的平乐李家大院的李洪楷。在官田,也产生了两个姓李的富豪,据说他们虽然也姓李,距离李家大院也比较近,但他们三个姓李的,同姓而不同宗。依靠造纸,他们聚积了巨量的财富。正如官田处李氏家族的墓碑上写的,他们祖先从江苏江宁迁来官田的,因为造纸,家境由“从小康到家资巨贯”。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焚化纸的需求越来越少了,更好的卫生纸出现了。平乐的纸业也在民国时期开始逐渐衰微进而消失了。
但是,在纸业最赚钱的时代,他们用因纸致富而聚敛的的财富,修了大量的精美的豪宅,这些豪宅就建在纸厂旁边,掩藏在深山老林里面。乍一相见,给人一种强烈的反差和突兀的感觉。你会产生一种疑问,这样偏僻闭塞的山区,交通不便,怎么会出现有如此规模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就是现在修建,也是需要雄厚的财力。我在官田村参观这些遗存的古宅,它们已经显得很旧,甚至有些破败,一种沧桑感萦绕在我的心头。然而,这些古宅的气势依然。它们中的一片瓦,一匹砖,一根木,一扇窗,一牌匾都折射着官田,平乐,邛崃造纸业的一段辉煌。这些古宅,因为它有着特别的历史韵味,曾经被电影公司选为外景。
在官田村路边的一块石壁上,刻有一首诗:“慈姑事历几经秋,武帝威名万古留,柿顶峰前好散步,桃源溪外许操舟,崖鹰展翅三山舞,石马奔腾四处游,茶地年年枝叶茂,官田溶洞景深幽,”这是现代官田村的乡贤写的官田名胜八古迹。诗中有几处地方,我去看过。桃源溪,在纸房沟,有桃源桥一座,桥碑上有“上通西藏,下达北京”的碑文,对研究茶马古道非常有意义。崖鹰,指崖鹰寺,它是一个很怪的寺庙,无屋顶,无梁柱,直接建在悬崖峭壁上一个近200平方米大的岩腔里,非常险峻,里面有唐代石刻遗迹,历代文人对其多有题咏。官田溶洞,我也去钻了一下,据说有400多米长,中有钟乳石,蝙蝠甚多。
我两次到官田村,感觉这里确实有很多名胜古迹值得一游。
不过,在这首诗里,遗憾地没有提到蔡伦石刻,也没有反映出官田村的造纸史实。官田村因纸而兴衰,这段官田村的造纸历史好像已经被人们忘记。
但是,它不应该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