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历史经验和现实表明,改作风得一时之效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好作风的形成不在一朝一夕,改进作风当然也不能靠一时一事,必须长期抓、反复抓、时时抓。 “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教育实践活动搞好了,能极大鼓舞士气、增添正能量;如果搞不好、走过场,则会涣散民心、削弱斗志,影响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加强和改进作风,就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持久抓、见长效,要认真落实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必循、违规必究。制度是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无论是正在开展第二批活动的单位还是已经告一段落的第一批活动的单位,都要严格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一风一风地检查、一项一项地督促。 持久抓、见长效,就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作风建设的长效化机制。在实践中要及时创新制度,加强执行制度的严格性,将作风“软要求”转化成考评“硬指标”,引入作风建设的评判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督促落实和责任倒逼机制。要保持一股韧劲,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一边整改一边健全完善制度,不断释放制度在作风建设中的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