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267|评论: 13

[草根·播报] 赏论坛网友拍摄的“琵琶夕照”,看论坛上说到的当官的,再读张飞在营山封窦堡卖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img.jpg
论坛上有网友拍摄到的营山封窦堡的琵琶山“琵琶夕照”美景
                                                           ----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张飞营山卖肉的故事就发生在琵琶山脚下的封窦堡内。
timg.jpg
武侯祠三义庙内供奉的张飞塑像
                                                                ----世人敬仰他们的忠肝义胆,兄弟情谊,为他跟大哥刘备、二哥关羽专门塑像建了一座三义庙,香火祭祀纪念他们。
QQ鍥剧墖20170622092733.png
QQ鍥剧墖20170622092805.png
                 张三爷在营山封窦堡卖肉的故事
                                              ----摘自陈天忠、李荣普著《营山揽胜》一书。
     看到营山县历史故事中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张飞(就是故事中的张三爷,桃园三结义,他排行老三,老百姓敬爱他,亲热地称他为“张三爷”)驻守阆中,担任巴西任太守时候微服私房到营山替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封窦堡卖肉惩治市场恶霸。想到论坛上说道的一些当官的一大堆不能考证真假的揭发材料以及反映的营山现在有些地方的办事难,推诿塞责、欺软怕硬、啃生魔芋吃牛板筋、村霸横行、唯利是图、恶人法盲当道等等。
说到这里,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7-6-22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6-22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第一次听见。

发表于 2017-6-22 14:4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爱看书,学了不少知识。

发表于 2017-6-22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听见

发表于 2017-6-22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三爷假如真到营山私访也不可能长期在此卖肉并留下言子(三爷的猪肉―――不臭)。

发表于 2017-6-23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牵强附会
脑洞开得有点大,问题是几多人相信?
信众多,是人文,是文化
信众少,是笑柄,是瞎说。
这种啃老吃祖宗的恶习,是隔邻传染上的?
营山的红文化不去传扬,那学学广安的客家文化不行?
营山蓬安90%都是客家人,安固一带的永州话是代表,星火七涧的嫣家坡,说的也是客家话

发表于 2017-6-23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野史也有野史的韵味

 楼主| 发表于 2017-6-23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子鸡鸥歪 发表于 2017-6-23 08:28
牵强附会
脑洞开得有点大,问题是几多人相信?
信众多,是人文,是文化

有问题直接去位于营山县人民政府里面的营山作协去闹,只是转载,不要在这里来鸡蛋里面挑骨头。

发表于 2017-6-23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照峰 发表于 2017-6-23 10:23
有问题直接去位于营山县人民政府里面的营山作协去闹,只是转载,不要在这里来鸡蛋里面挑骨头。

网上发贴不就是给人评鉴的?只想听赞美歌颂声吗?
心灵鸡汤文不好使了!

发表于 2017-6-23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桥段编得太烂,张三以前是卖狗肉的
牛是农耕文明的宝,汉时卖牛肉比较少
而猪肉,宋以前都是贱肉,张三是巴中太守(上面的兄弟伙搞成了巴西,笑死个人)。张三有这么接地气?是真的话,后面就不会给人借去脑袋!
脑子是个好东西,这编瞎话明显就没有!
转载就一点责任不负?
呢种屎窍段泥德也信,是泥衰,还是睇野的衰?

发表于 2017-6-25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必要较真嘛

发表于 2017-6-25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野史就是图个乐,你非要当正史来看那就没法了,不错挺有趣的

发表于 2017-6-25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杨坚精心治理,隋朝迅速强大繁荣起来。他不仅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还使隋朝成为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积蓄充盈,文化发展,甲兵精锐的强盛国家。由于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他被外国人看做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由于政权稳定,社会安宁,杨坚立国不久,就立了太子,这位太子名杨勇,没立太子时风流倜傥很是可爱,但立杨勇为太子后,他就一天不如一天了,先是不吃,后来就哭闹,先只是晚上哭闹,后来不分白天晚上都哭喊,朝中内外的医生皆不知所以然,服了不少的药也没有疗效。又请了不少的巫医仙娘婆,也不见好转,只好在洛阳东都到处贴皇榜,说谁治好了太子的病。。。。。许下了高官厚禄,但还是没人接招。一日,有一位白发老人说“我要见皇上,我能治太子的病”,皇帝杨坚马上传口玉,要见这位能治太子之病的老人,老人进了宫,一翻礼仪之后,皇帝审视一番老者,来人腼清目秀,头发白中有黑,年龄六十多岁,一身书生秀才装扮,便和蔼可亲地问道:“你真能治太子的病”?来者答道:“山人锦屏山山中之人,能治太子之病”,皇上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锦屏山,在宜阳,山上有十二峰,因迤逦如锦屏而得名,赐名者是武则天,传说吕洞宾在此修道成仙”。老人点头说:“是,山人是锦屏山玉柱峰下玉皇庙人”。皇上问:“你看吾儿得了什么病,怎么医治,你可有良药,”老人说,“其实,太子并没有得
什么病,他是被琵琶琴炒得心烦而已”;皇上听得糊涂,不知所以,急嚷道:“怎么回事,你给郑说明白点”,老人看皇上急了,他忙解释道:“皇上莫急,且听山人慢慢给你道来,这锦屏山,经前叫柏粑山(音琵琶山),后来武皇帝才改成锦屏山的,近些年山中总有琵琶琴音,不断从远处传来,我也不得安身,我问顺风耳,顺风耳说是从西南方向传来的”,皇上说:“我们这么多人怎么没听见,单独只有太子一人才听得见”,老人说,“因为太子是真龙太子,所以他能听见”,皇上说:“那我怎么没听见”,老人说:“述山人直言,你是抢夺别人的皇位,你不是真龙天子”。皇上说:“我派人去查”,老人说:“不用,你派人也查不到,要有缘人才能寻得到,还是我自己去吧!”,皇上说:“那我能做些什么呢?”,老人说:“我找到地方了,把琵琶音断了,太子好了,你从修一下玉皇庙就行了,我也不要高官厚禄”,皇上一一应许,不几日,那位老者,过洛河,度渭水,翻秦岭,沿嘉陵江而下,到了金溪,琴声越来越大,便问船家:“这里周围有没有叫琵琶山的”,船家说,“离这里向东南有一山,有六十里,叫琵琶寨,要到琵琶寨,到蓬州下船,只有三十里”;到了蓬州,老人告别了船家,向东寻找,一路风光旖旎,风土人情和洛阳周围大不相同,特别是这里人民的好客,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也自称是洛阳秀才,洛阳秀才,在这一段路上留下了许多传说,致今人们还为洛阳秀才的故事津津乐道,不信你们可以在这段路上去打听一下,过了大寨子,来到狗头寨山下,走着走着,感觉后脚被什么东西咬了一下,他回头一看,脚上已是鲜血淋漓,一支金黄色的狗朝山上跑了,他赶紧在贩盐的盐担子里抓起一把盐,敷塞在伤中上,血是止住了,可是流出的血把狗头寨下的土都染红了,致今都是红的,盐水流到下面的沟壑里,整条沟都是盐味,所以下面的沟就叫盐家沟。洛阳秀才问贩盐的:“这是什么地方”,贩盐的说:“这是狗头寨”,洛阳秀才自语道:“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盐贩子说:“我们还是走吧!你又不是吕洞宾,管他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典故,是不是出致狗头寨,我没法考证。没多时,就到了琵琶寨,只见琵琶寨山体圆润,林木忽郁,流水潺潺,村民朴实,好一片世外之景,与锦屏山玉柱峰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洛阳秀才走到南门湾时,琵琶琴琴声大作,原来南门湾下就是琵琶琴的琴弦,有人走在上面,琴就会发声,要想这琵琶琴不发声,只能是让人们不在南门湾行走,他站在东门上,观察了一下地貌地脉地形,决定从黄牛坪到东门中间处平行向北,向南开路,一经北门到凉风垭;二则经南从南门湾下直达丰统铺(丰窦)。这样人们少爬坡,也就杜绝了后患,他打定注意,说干就干,不知经过了多少寒暑,也不知道流过多少血汗,终于开凿出两条平整而宽绰的大道。人们在也不上东门下南门,琵琶琴也不响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太子,也完全康复了。皇上派人修复了玉皇庙,玉皇庙几经兴衰,而琵琶寨风光依旧。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