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钱锺书:数学仅15分 国文英文双第一打动清华校长
1929年夏,钱锺书参加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数学只考了15分,但他却最终以外语和国文都名列第一,国文特优,英文满分,他的总分在清华大学正式录取的174名男生中,位列第57名,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赏识钱锺书的国学和英文,最终将他录取。
余华:高考落榜 才华终究改变命运
1977年,余华参加了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不过他落榜了。后来,余华在卫生学校读了一年,被分配到小镇上的卫生院,当了一名牙医。空闲的时候,余华呆呆地望着窗外的大街,突然不知前途在何处。就在那一刻,他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开始写小说,终于写出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以及后来的《兄弟》。
余华在《十九年前的一次高考》一文中写道:“高考那一天,学校的大门口挂上了横幅,上面写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两种准备就是录取和落榜,一颗红心就是说在祖国的任何岗位上都能做出成绩。我们那时候确实都是一颗红心、一种准备,就是被录取,可是后来才发现,我们其实做了后一种准备,我们都落榜了。”
俞敏洪:三度参加高考 英语从不及格到优秀
1978年,俞敏洪参加了的高考,英语却只考了33分。1979年,俞敏洪再次参加高考,他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只考了55分,结果再度落榜。1980年,俞敏洪三度参加高考,英语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俞敏洪仅仅用了40分钟就交了卷。最终,俞敏洪以英语95分、总分387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如今,当初那个曾经英语只考了33分的落榜生,在中国外语培训领域做出了一番成绩。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