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以及初升高都是不提前报考志愿的,不仅有问题而且也没有必要
小升初,地级市以上命题,阅卷小学该学科二级以上教师水平,区县教育部门组织阅卷,要经过两次有效阅卷!
既然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那么作为学生就应该接受第一次的挑战和竞争,怎样竞争是最公平的呢?我认为只有分数是最公平的,因为这个世界上现目前你找不到其他的方式能够有这个公平!既然要公平,政府就具有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首先应该做到小学试题保密,押运也应该是武警或者特警押运。
其次要做到监考公平,考虑到小学孩子毕竟是第一次参考考试年龄也还比较小不用集中到一所学校进行考试,但是至少每个小学内全部打乱进行考试,考前一天学生才能知道自己的考号等,每个考场应该是30人(当然我也反对1人考场,排到最后考场不到15人的,将最后两个考场再次进行一次打乱排位即可,比如30人和1人,那么排15.16人两间监考室,因为你30人一个考场1人也是一个考场,还不如综合)。监考老师应该是两人,一人为外校监考老师,一人为本校监考老师且不得是该校毕业班的教师,监考中本校老师不能走动,只是配合外校老师的监考工作!考场当天只能有考生和监考老师以及工作人员进入,其他人员一概禁止进入!周围也要保持安静。
最后必须做到阅卷公平,其实现在来讲,选择题完全应该是机读卡进行,两次独立有效阅卷取平均分才是可以的,坚决杜绝本校阅本校试卷!为什么强调阅卷公平?因为这次考场成绩将作为统考成绩作为录取参考的唯一标准,为什么是唯一?因为平时成绩实在太水,我们确实没有办法采纳,况且是大考就应该接受大考的心里素质等考核,考核最终就是按照分数对待的!
小升初的招考以一个区县或者某几个中心城区(比如成都五个中心城区)为单位,成绩下来之后首先进行优秀学生的选拔,选拔完毕之后按照片区进行摇号!教育部门划定一条分数线(185分合适的),该区县内所有初中依据这个分数再次拟定,大于等于都行,但是不能低于!该区县内农村小学毕业的学生如果达到了有关初中学校的分数也是可以去报名的,打破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严格的界限!每个区县的初中根据自己情况教育部门也要负责监管拟定招生人数,比如1000人,本区县必须达到80%以上的招生,跨地区的招生不超过20%,在正式录取本区县的学生之前也必须先完成跨区县的招生!如果自主招生不够,就需要转为本地招生!完全是由考生自己决定去哪所初中就读,任何人不能强求!未能参加毕业生选拔的,就分片区摇号,乡镇小学就直接对应乡镇初中。
学生自己的选择,没有任何人有理由强求,上面说过了,选择是要分数够才可以,如果分数不够只能划片区摇号,当天应该邀请有关人大代表学生家长以及检察院的人员进入,防止录取舞弊!
程序:
1.阅卷完毕之后由各区县教育局公布优秀生选调的分数线以及各个初中的选调分数线(例如,根据考试成绩本县小学升初中的优秀生选调分数线是186分,其中一中是188分,二中是190分,如果没有单列的认可的就是区县公布的分数线)。
2.公布之后,各个小学和初中必须在自己的校门口张贴教育局的文件(也就是当年的文件),对于乡镇还要在乡政府办公地点的大门口公布,因为乡镇来讲信息闭塞一点,需要多一点信息!
3.公布成绩之后的两天打开录取系统进行录取。比如20号公布成绩,21号张贴文件,22号系统打开各个学校接入开始进行录取,只要是本区县内的学生到达了有关学校的选调条件就可以去有关学校报名,这个系统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都是小儿科的,首先,存储本区县内所有学生的有关信息;第二,各个学校进行录取,如果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的,各个学校的录取系统也是不能进行录取的,比如上面说的186分,没有达到186分的,根本没有学校接入的系统能够进行录取,因为分数不够显示灰色无法点击;如果想更改录取学校必须去各地教育局打撤销还要在规定时间内,其实打撤销的实践中是凤毛麟角。
4.选调录取就是三天的时间,比如22号打开系统进行录取,24号下午五点结束,25号系统开始摇号(乡镇小学就直接对口乡镇初中),系统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各个学校距离计划数还差多少人,非常清楚明了!在本区县录取前必须确定跨区县自主招生的名额。
初升高,地级市以上命题,阅卷初中该学科二级以上教师水平,地级市组织阅卷,要经过两次有效阅卷!
初升高的招考以地级市为单位,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当年成都市(涵盖所有区县)任何一所高中首先满足本地招生≥65%,自主招生≤35%,成都市所有区县要报考成都七中的学生只需要参加本市中考统考不再参加自主招生,不能因为是郊县而非市区就排斥,比如成都市蒲江县、成都市新津县的学生只要成绩够了就可以就读成都七中,成都七中不能因为他们是成都市下面的县就排斥,各区县也是全部通用,比如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的学生要到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就读高中,大邑县任何一所高中绝对不能说这个是蒲江县的学生不能来大邑县读书!简言之,就是地级市内全部通用!自主招生必须在本地招生之前完成,如果自主招生不够,就需要转为本地招生,比如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计划高中招1000人,原本计划本地招生700人,外地招生300人,经自主招生发现只有200人满足,那么就需要调整本地招生,从原来的700人上升至800人。至于各个高中可以是按等级招生还是按具体分数招生,将权利交给各个高中!我本人是同意全国统一命题统一录取,那么以后涉及到还不仅仅是跨市还涉及到跨省,不论怎样,都不超过35%就OK!
为什么以上说了不提前报考志愿,不仅有问题而且也没有必要?因为有的学校现在用志愿卡学生留在或者去某个学校,中间的利益关系来往很复杂,而且也给学生考前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考试前只需要填报信息就可以了,成绩下来之后本地区各个高中依据自己的情况划定招生等级或者分数线,比如安徽省六安市,六安一中对外公布的招考分数线是600分,六安二中对外公布的招考分数线是580分,一个考生考了590分,那么他只能去六安二中报名就不能去六安一中报名,因为分数不够!该套录取系统适用于今年本地区全部高中录取,比如一个学生来报到,先在系统中输入身份证号码调出成绩,成绩达到公布的录取级别就录取,不够级别就不能录取,录取的学生当场签字确人,当然在录取结束之前考生也可以去教育局更改!不达到成绩就不能录取,杜绝了高价生和背后的利益操作还防止有关人员给相关学校施压,因为分数不够你就不能录取,系统不接受!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其实大家发现那种以靠收高价生来支撑学校的开支是非常错误的,学校的开支一个是靠教育财政一个是校友捐助!
首先试题保密
其次要做到监考公平,中考就应该全部集中到县城上几所学校招考,几个学校之间要全部打乱的!监考教师是一男一女合作,考一场抽签一场!
每一阶段完毕就要每阶段进行选择,所以没有哪个学校去强迫学生或者又有着优惠本校学生的措施,一律公平竞争
至于初三的春招班这种现象必须停止,每个学生就应该完整接受每个阶段的教育,春招的培养也给学校的教学进行造成了很大的问题,还有王牌中学的很多学校没有这样做并没有影响成为名牌
初中来讲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有着重点班非重点班,但是不宜过大,两个班级合适,至多不超过4个班级
高中来讲,文理科各自一个基地班,根据情况建立实验班级,其余就是平行班级,基地班和实验班总和不能超过三分之一,每个班级45人是合适的
就目前来讲,有人建议的中考我认为是应该采纳的
语数外150分
物理化学100分
物理化学实验5分
政治历史生物地理60分
体育30分
共计930分
全部是闭卷考试才是可以的
其实大家不用担心什么,因为不论是小升初还是初升高的选调选择,都是优质中学才会这样;就是小升初的跨区县和初升高的跨市自主招生也是优质中学才会这样,比如四川省的成都市几所高中和绵阳市的三所高中,其他的地方跨市读的学生与四川省每年报名参考人数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当然我们也要说了这几年一些超级中学不正当的发展也有问题,应该给予一些限制,所以我们限定是在35%以下,当然初中有人说15%以下我认为也是可以的!有人说优秀生去外地报名了,那没有这么多的学生怎么办?其实优质中学也不会出现生源缺失的情况,缺的绝对是普通中学。
给了你学校机会,你学校就要珍惜,如果一旦查证属实是伪造了有关情况,取消其选拔优秀生的资格和自主招生资格,小学升初中来讲,你必须是全部参与摇号分配而不能自己选择,初中升高中来讲,你必须后移有关情况或者参与上线学生的摇号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