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篇】 误区1:让孩子自己过马路 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有近1.6万名儿童在城市道路步行中遭遇道路交通伤害,占了所有伤害的四成以上。另有数据表明,在未成年人交通事故致死案件中,5-9岁的孩子比例最高。这是因为他们的视觉感官未完善发育,不能准确估算出汽车的时速和距离。 提醒:家长莫松开孩子的手 家长领着孩子过马路时要做到两点:第一,为孩子做好榜样,不要闯红灯,通过斑马线、人行天桥等通道过街;第二,即使是通过斑马线过街时,也不要松开孩子的手。 此外,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误区2:在路边玩耍嬉戏 相关数据显示,孩子步行、在路边玩耍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伤害事故。这是因为孩子的个头矮小,汽车在侧方停车或倒车时,后视镜及倒车雷达经常会“视而不见”,从而酿成悲剧。 提醒:父母为孩子“探路” 家长应让孩子明白,无论游戏多么有趣,都不可上路玩耍。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道路,小区内的车行道也不容忽视。此外,家长应提前了解社区及周边道路情况,看看路上是否有足够的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和执勤交警。若周边交通状况复杂,应尽量避免孩子独自上路玩耍。孩子可穿上鲜艳的衣服或在衣服、书包上挂上反光物件,让司机方便看到,及时减速避让。 【骑车篇】 误区1:在车流间骑行 一些学生家中有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暑期应避免在无家长监督的情况下私自骑行这些车辆,因为这三类车辆安全防护少,特别是驾驶摩托车须取得相应驾驶资格。遇到碰撞时,上述种类车辆上驾乘人员的受伤程度往往比其他机动车辆大。所以,骑车时要注意控制车速,并在专属车道上骑行,切勿在车流间穿行。 提醒:家长一定多做提醒教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误区2:骑“死飞”上路 外观时尚的“死飞”自行车没有刹车、变速装置,车速快、很拉风,备受青少年喜爱。 提醒:假期警惕“死飞”回潮 部分热爱骑车的学生,一般不会关注自从车的刹车、变速装置,一有朋友邀约便会在暑期里到户外骑“死飞”切磋车技。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死飞”的危害性,选择安全的健身、娱乐项目。
|